当前位置:

“常把百姓健康装心头”——嘉禾县广发乡白觉村“赤脚医生”廖永清纪事

来源:嘉禾网 作者:佚名  编辑:邓和明 2009-12-26 00:00:00
时刻新闻
—分享—

他,刚走进人生的第71个春秋,却从医60年。

 

他,未到过医科院校深造,却精通针灸、中药、西药、妇科、儿科等方面的疑难杂症,在方圆几十公里内享有当代“李时珍”的殊荣。

 

他,名叫廖永清,一位偏远山村极普通的“赤脚医生”。在笔者前去采访时,他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每一个当医生的人,一定要常把老百姓的健康装在自己的心头。”透过这句普通而又崇高的话语,我们在他那间简易却整理有序的卫生室里采撷到了深藏在他心底里的思想火花和精神源泉。

 

“学医是件苦差事,但想到能治好群众的病,我就来劲”

 

廖永清父亲也是位在嘉禾、新田、宁远三县小有名气的老中医。或许是自幼受父亲廖楚藩的影响,他家三兄弟中,就唯独他对从医治病救人情有独钟。他说:“在旧社会时,看到父亲治病救人,为病人解除痛苦,为危重病人挽救生命,把危重病人从死神中夺回生命,病人及家属感恩戴德的举动,心里就有种莫大的欣慰,就立志要当一名好医生。”在这种信念的驱使下,他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向父亲学习中医。父亲每次出诊时,他都跟着去,学习父亲怎样利用中医四诊的“望、闻、问、切”来诊断病人的疾病,怎样给人对症下药。他父亲见他好学,也像孩提时喂饭一样,一点一滴地把“秘绝”传授给他。他父亲学的是中医,但有些病必须得用西医,怎么办?没有临床实践,他便一边购买些《农村医生手册》、《西药手册》等方面的书籍来细读、钻研,一边利用赶墟日跑到乡卫生院去观察医生怎么找血管,怎么进行静脉注射,怎么给病人打针才会减少病人的疼痛等,有时到卫生院一站就是一整天,忘记吃饭,忘记办事是常有的事。由于中医的疾病名称和西医疾病的名称不同,他便创造性的把中西医结合起来治疗。每次给病人治疗后,他都会及时进行临床记录,总结经验教训,久而久之,随着他接触的病人增多,临床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对疾病的判断能力也逐步得到提高。尤其是对小儿科、妇科和男性精子成活率低下等问题,他把祖传秘方与现代先进的医治方法结合起来,更是“独树一帜”,在当地得到了公认和赞扬。事后,有人问他,为何要这么卖命地去学医,他每次都是笑着对人说:“学医虽然是件苦差事,但一想到能治好群众的百病,我就浑身来劲,使不完,很愉快。”199511月,他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撰写的《“息风治痉汤”治疗新生儿破伤风136例的观察》一文还获得了湖南省民间医疗学会二等奖,引起了有关专家的关注。

 

“各行有各行的规矩,行医就要按医规来办”

 

随着医疗行业市场化运作的不断深入,各种医疗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给各地群众就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从整个医疗市场看,特别是乡村一级的卫生室,难以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科学地布局和行使医疗职责。廖永清作为从医几十年的乡村医生,从一开始就养成了严谨的医疗作风。他经常对人说:“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矩,我们行医就要按照医规来办,半点都马虎不得。”几十年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走进廖永清那间简陋但整洁有序的卫生室,里面分注射室、观察室、取药室。在取药室里300多种中药整整齐齐地装在两大中药柜里,150多种西药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两个窗明几净的玻璃柜里。据同行分管乡镇医疗市场的县卫生局副局长黄凯东介绍,像他这样用药品种齐全、设施完备的乡村卫生室,难找第二家。

 

时下,在许多的乡村卫生室,医生在一般情况下,都是看病不开病历,拿药不开处方。而他却始终坚持要“走程序”,先是打脉问诊,在开病历,再开处方。注射青霉素等药品时,必先做皮试,从不走过场。在廖永清的办公桌上,笔者见到了他20年前开出的泛了黄、却装订整齐的病历和处方。见笔者惊讶,他自豪地说:“这些东西留下来有很多的好处,一是对病人的认真负责,几十年来,我从未因开错病历或处方与病人及其家属发生过医疗纠纷。二是对自己往后的对症下药能起到举一反三的借鉴作用,对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有很大的帮助。”确实,在他几十年的从医过程中,从不轻易放过每一个细小的问题,事事都是一丝不苟,在县、市级医疗检查中多次受到表扬。

 

“从医者,要把老百姓的健康常装在心头”

 

“我们从医者,一定要把老百姓的健康常装在心头上。”在笔者前去采访时,他讲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而在这句话的背后,却有着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故事。

 

作为乡村医生,村民每年4次的预防接种工作便成了他的“公务事”。每年到了预防接种季节,他便早晚利用村里的高音喇叭讲解热脑、流脑、麻疹、白百破等疾病的症状、危害,要求村民及时接种。有些村民没有听到广播,他便挨家逐户地上门去喊,使村民及时做好了预防接种事宜。20049月,社会上出现了流脑,唯独该村由于他工作抓得早,抓得彻底,全村没有发生一例症状,当时受到了省检查组的肯定。

 

2003年在防非典时期,由于该村在广东跑运输的人员多,被定为全乡的重点村,为此,他不仅每天要跟村干部一起把守进村入口关,而且,一听说有从广东回来的人员,他都要拖着疲惫的身子,冒着受感染的危险,第一个靠上前去盘问和检查消毒。村干部见他都快70岁的人啦,每天都是加班加点,便安排他晚上就不值班了。可他不领情,找到村干部说:“村里就我懂医,出了问题怎么办?”村干部没办法,只好安排他继续值晚班,一直到非典结束。

 

在平时,他始终坚持免费给村民检测血压,对那些患有高血压的村民,只要有一个星期或半个月没来他家测血压,他便会放下手中的活计上门去喊去催。今年76岁患高血压有十把年的李桃圣老人讲起廖永清的好处来,就有说不完的话:他确实是个好人啦。二组村民王柏良80多岁了, 无儿子,又患有老年痴呆症,在去年8月去世前,经常屙屎屙尿在裤子上,很少有人愿意靠近他,只有廖永清既要帮他打针、看病,还要帮他清洗又臭又脏的衣裤。四组老党员廖永西94岁了,尽管有3个儿子,但个个家里都不富裕,自200510月廖永西患肺心病,总睡在床上后,他便每个星期都要去廖永西家帮助检查一次,且从来不收手续费,让廖永西一家人深受感动等。

 

今年44日,廖永清自己因患膀胱结石,腺裂线肿大往进医院,但他心里总是牵挂着村里的那些贫困户患者,医生要他住院治疗一个月以上,他仅住了半个月院,便主动提出出院。418出院当天,一回到家,就拖着疲惫的身子,一口气给5位村民看病、打针、拿药。老伴见他累得额头上冒冷汗,劝他注意休息,别用脑过多。他却长吸口气说:“村民那么多人有病,我总不能见死不救吧。”晚上12点钟了,一位村民的小孩又吐又泄,敲门请他去一趟,他二话没说,爬起床来就直往那位村民家中赶。

 

对待本村的群众是如此,对待外村的群众也不例外。今年8月初,金鸡岭村谭必长的孙女仅6岁,头发就掉得没剩几根,要治好小女孩的掉发症,需要一种叫养血生发源的药品,但这种病人不多,方圆几公里直到县城都没有存药出售,可廖永清却急病人所急,马上打电话叫在郴州经商办店的儿子放下手中活计,到相关的大药店去寻购,再托寄回来,让谭必长的孙女儿得到了及时治疗。据统计,为了帮助那些贫困村民看病治疗,他每年要减收1500元至2000元的收入,但他无怨无悔。

 

“用假药、售假药,就是不讲良心,不讲职业道德”

 

广发乡白觉村地处新田、宁远、嘉禾三县交界之地,“天高皇帝远”,一些非法的药贩子便把眼睛盯到了廖永清身上,但一次又一次被他拒之门外。今年春节期间,邵阳一位售假药者曾在年前来找他纠缠过几次仍不死心,春节过后,又带着鞭炮、水果等礼品说是到他家来拜年。他便一边用茶水接待售假药者,一边严厉地说:“行医者用假药、售假药,就是知法犯法,就是不讲天地良心,不讲职业道德。”一席话,说得邵阳那位售假者红着脸,悄悄溜走了。像这样的事,他至少碰到了20次以上,次次他都义正词严。

 

2006年上半年有一次大批量进货时,没有注意清查,致使出现了100多元钱的假药掺杂其中,他发现后,二话没说,提到山上,浇上汽油将其烧掉。有些药品因购回时间长,没来得及用掉,但已超过了保质期,他发现后,都要拿去烧掉。事后,有些年青人跟他说:“永清爷,你每次都把这些药拿到山上去烧了,心里不心痛吗。都什么年代了,别太死脑筋不转弯,你掺合着用,不碍大事,那有什么了不起。”可他听后笑笑,不予理之。据他爱人统计,他每年烧毁的假药、劣质药、过期药都有500元以上,但他从不感到可惜。

来源:嘉禾网

作者:佚名 

编辑:邓和明

阅读下一篇

返回嘉禾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