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十八年如一日,用一颗赤诚为民之心和满腔的工作热情,在平凡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义无反顾,用坚定和顽强表达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他坚持以“知民情、化民怨、解民忧、正民风、谋民利”为己任,扎根基层,情系百姓,忠实履职,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85起,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99%,防止民转刑案件292起,化解群体性械斗89起,避免上访91起,每年为集体和群众挽回经济损失上百万。他就是行廊司法所所长、人民调解员彭光生。
1991年,彭光生受命干起了没有人愿干的编外司法员工作。他刚到司法员岗位时,深知自己法律知识浅薄、工作经验欠缺。为了尽快胜任新的工作岗位,他从微薄的工资中省出钱来购买法律书籍,一本本地啃,光读书笔记就写了20多万字。同时,他特别注重收集一些人民调解方面的成功案例,从中吸取经验,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18年来,他分门别类、收集整理出典型案例260多例。
此外,他还虚心向有丰富经验的法律专业人士请教。经过日积月累,他已经能把每一起民间纠纷都调处得恰到好处,做到“以案说法,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当事人握手言欢。在多年的实践中,彭光生深深体会到,只有大家都能学法用法,提高群众的法律素质,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种民间矛盾纠纷的发生。因此,彭光生经常深入乡村开展法律宣传工作,在全镇掀起了全民学法、守法、护法的热潮。
作为一名人民调解员,彭光生把确保一方平安作为自己的天职,甘愿做维护稳定的“铺路石”。在常年坚持不懈的调解进程中,彭光生经常深入最偏远的村组、帮助最困难的群众、解决最迫切的问题,变群众上访为亲自下访,积极和群众交流沟通,耐心听取群众意见,千方百计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同时,他从健全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和队伍入手,建立起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矛盾纠纷调解网络,形成了镇、村、组“三调联动”格局。近几年来,全镇在成立“三调联动”领导小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19个人民调解委员会、119个调解工作小组,选聘了533名“十户义务调解员”,并设立了矛盾纠纷流动调解庭。
彭光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重大纠纷调处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应急制度、矛盾纠纷日常排查调处制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台帐制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分级负责制度等,真正做到了“小纠纷不出组,一般纠纷不出村,重大纠纷不出镇”。同时,他十分注重发挥矛盾纠纷排查调解信息员的特殊作用,在镇村、企业、学校选配了123名专(兼)职信息员,并严格落实一月一排查、一汇报制度,做到情报互通、信息共享,达到早发现、早调处、早控制的目的,使人民调解工作变被动应付为超前预防。
从调解能手成长为调解工作的“将才”,彭光生用忠于职守的生动实践,书写了一个基层人民调解员的辉煌人生;用赤城为民的忘我奉献,谱就了一支人民调解工作的时代赞歌!
来源:嘉禾网
作者:段福义
编辑:邓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