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丰富多变,纪检监察工作千头万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让工作开展更具新颖性、更具大局性、更具方向性、更具规律性、更具对比性、更具导向性?笔者通过调研分析,找到了确切答案——科学把握纪检监察中的几项辨证关系。
认识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德国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首先阐述辩证法,马克思将继承和总结了辩证法的三项基本内容: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矛盾律是其核心规律,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所以,我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就要从对立的两方面考虑,权衡利弊,抓住主要矛盾,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出科学的选择判断。
分析纪检监察的性质特点
纪检监察有其内在的特点:
一是时代性。纪检监察因时而变,因势而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是政治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说明纪检监察紧随政治发展需要,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
三是预防性。纪检监察激浊扬清,具有积极的教育预防功能,不同与司法的滞后性。
四是监督性。纪检监察的本职就是监督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合理合法合纪地履行公职。
五是惩罚性。惩罚权是纪检监察严格执纪执法的有力武器和保障。
科学把握纪检监察中的几项辨证关系
要积极发挥监督、惩治作用,按照“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的要求,确保办铁案的同时,开创纪检监察新局面,彰显社会效果。就要科学把握纪检监察中的几项辨证关系,具体而言:
科学把握“大与小”。即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是紧跟政治大形势、大方向,维护国家集体人民大利益,解决群众关心反映大问题;防止出现小集团、小利益、小偏见、小手段,防止舍本逐末。
科学把握“紧与缓”。即要高度重视并紧跟中央、上级的最新文件会议精神,从大局出发,从和谐维稳出发,抓住事态教紧的问题,抓住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事特办、紧事紧办,缓事后办。
科学把握“宽与严”。我们的原则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对干部“严是关爱,宽是阴害”。这就要求纪检监察部门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分清大是大非,调查违法违纪动机、目的、手段、情节、影响、危害程度、是否既遂,深入了解干部的一贯作风、一贯态度、一贯行为,对干部的处理在定性和裁量时,科学把握宽与严的尺度。
科学把握“教与罚”。处罚少数是为了教育更多数,是为了保护更多数,是为了挽救更多数,我们的原则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违法违纪,固然可恨,但处罚的价值和目的不能变质易位。
科学把握“标与本”。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方出成效。我们党中央提出用教育、监督、制度并重的方式来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在维护社会风清气正的环境,实属治本良药;治标的利剑就是专项活动、集中整治、效果立竿见影。
科学把握“主与被”。主动与被动是战争中把握时机,决定成败的关键,对于原则问题,突出问题,紧急问题,倾向性问题,我们要善于主动出击,能动执纪;对于细节末节,无关紧要的问题,我们要等待时机,以集中精力办群众关心的大案、要案。
科学把握“正与邪”。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终究邪不压正,中国需要鲜明的旗帜、正确的方向,需要我们纪检机关准确分析案件,提炼是非要旨,取宏用精,树立典型,激浊扬清,表明政策和立场,建立导向和机制。
时下,我们的纪检监察工作政治性、责任性日增,形势严峻,任务繁重,使命重大,纪检机关和工作人员要切实履行神圣职责,把监督检查作为第一使命,更重要的是科学把握纪检监察中的几项辨证关系,方能以新成效回报党、国家并取信于民。
来源:嘉禾网
作者:李学雄邝丹…
编辑:邓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