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用绿叶和鲜花扮靓人生

来源:嘉禾网 作者:段福义 编辑:邓和明 2010-07-09 11:58:59
时刻新闻
—分享—

副标题:——记嘉禾县绿之缘花卉苗木基地总经理王太平

  一位平凡的农民,他创办的花卉苗木基地先后已18次受到了国家农业部、劳动部、省、市等领导专家的考察和称赞;一位不起眼的农村青年,却受到行廊人民的尊重和爱戴。他就是嘉禾县绿之缘花卉苗木基地总经理、行廊镇行廊村四组村民——王太平。

  在困境中崛起,他迈出了人生坚强的一步

  1985年7月,王太平以2分之差高考落榜了。那段日子,他接连几天窝到自己的屋里,终日以泪洗面,接下来的日子他告别了自己的学生生涯,每天起早贪黑地背着锄头,拿着镰刀跟着年迈的父母种着家里那几块贫瘠的土地。然而,两年很快过去了,他却仍然没有混出个样子来。双重的打击,使身高1.72米的王太平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整天衣食不振,忧心忡忡。当时在家族中最有威望的大伯看到他颓废的样子,敲着拐杖责备道:“好小子,你爹娘给你读了12年的书,你就这么一点能耐?我要象你这么年轻,说什么也要混出个样子来。”大伯的斥责让王太平在迷茫中警醒,也让他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着自己的人生道路。经过反复考虑,他选择了发展新型农业产业这条道路。1987年冬,王王太平只身带了床破棉被来到了广东南海市学习苗木、花卉的种植技术。从这天起,他迈出了自己人生坚强的一步。

  “认定了做农民,我就要混出个农民的样来”

  当了农民就意味着要吃苦、要流汗。1999年在南海奋斗了12年的王太平,带着一身技术和挣到的资金毅然的回到了家乡,开始实现自己人生的梦想。他大胆地在行廊茶场租用了200亩老化茶林,投资了60万元,开始了花卉苗木生产经营。在基地建设的那段日子里,为了节约一分一厘的开销,他在山上搭了个茅棚,白天跟自己的工人一起顶着烈日苦干,每天都一身泥一身汗,手掌上的茧子子磨了一层又一层,脚上尽是一道道的伤痕,两个膀子肿得脱不下衣服,晚上则合着蚊子的 “嗡、嗡”声睡在茅棚里。

  经过四个月的奋斗,200亩杂草丛生的荒山转眼间又重披绿装,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片有经济价值的花卉苗木地。那天,他高兴地坐在地上,看着鲜艳的花儿们傻笑着。妻子以为他苦疯了,便抱着他说:“太平,你不要这样没日没夜地劳作了好不好,我跟孩子没什么渴求的,就是希望能跟你平平安安地过日子。”他望着妻子那深情的目光,一阵强烈的慰藉感充满胸怀。

  接下来的日子,生活还没有让他清闲下来,基地的管理,花卉苗木的引进、培育、管理、销售都等待着他去奔波。60万元的投入,成败在此一举,他几乎白天黑夜守在山上。爱人每天送三餐饭上山,有时过节都不回家,爱人埋怨说:“你爱这片花卉苗木比爱我还爱得深。”为了给苗木施有机肥,他把村头巷尾坑里的垃圾肥泥积起来拖到基地上,越是脏、越是臭的地方就越去掏,村里每条沟巷都被他掏得干干净净。二年共积土杂肥2000多担,他自己也算不清畚箕挑烂了几担,肩膀不知磨掉多少层皮。到冬天,别人在家围着火炉烤火,他却在山上把每根苗木枝叶上的冰雪一点点地敲下来,以免苗木冻伤。有人劝他说:“太平,你这样霸蛮干事,身体会搞垮的。”而他觉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壮实,越来越能吃苦。除此之外,他还到南海、昆明、长沙等花卉苗木场去学习取经,大量引进良种新型有市场的花卉苗木品种。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份汗水一份收获。经过他的精心管理,基地形成了庞大的规模,200亩的花卉苗木基地已拥有花卉苗木、园林绿化、根雕专业技术人员6名,拥有名、优、特、奇花卉苗木品种96个,产值已达180万元。

  “能帮助群众致富,这是我最大的幸福”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王太平事业成功不忘扶助他人,致富不忘回报乡梓。在王太平的带领下,行廊镇很多群众都动了起来,并争先恐后地争着承包村里的荒山发展果木生产。如行廊村的王爱平承包了500亩荒山,发展无公害大棚蔬菜,并聘请了王太平当技术顾问;高宅村青年胡小生承包本村闲置荒山,开发了80亩的柿子园,年纯收入达2万元;洞水塘村的彭光生在王太平的技术指导下,开发了100亩楠竹林,一包就是10年,他照着王太平的样子干,一年下来收入就达二万多元,去年他还盖起了全村最漂亮的四层楼房,远近的农民兄弟都很羡慕他。王太平就是这么一个人,乡亲们有求必应,而且免费上门服务。为了给更多的人提供技术服务,他联系好镇科协,每年到关键季节,印发大量鱼苗常见病态的防治、水果栽培、蔬菜管理等技术资料,通过举办经验交流和技术讲座,把资料发给每位员,由学员在各村进行宣传和传授。在他的带领下,全镇16个行政村、67家农户成了种养专业户,个个盖起了新的房子,成为村里最先富起来的一批人,他也被乡亲们誉为“致富保姆”,同时每年都被上级部门评为“经济能人”、“优秀青年”等。

来源:嘉禾网

作者:段福义

编辑:邓和明

阅读下一篇

返回嘉禾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