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24日讯(记者 孙敏坚 通讯员 张万冬 胡卫国 李建勇 陈霞)7月21日,嘉禾县坦坪乡汪洋塘村村民李德生拿着《农村党支部书记考评表》,笑着说:“以前,村支书做好做坏全由乡领导说了算。这次让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评价,可真是头一遭。”
为激发村支书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自去年起,嘉禾县在全县推行了村党支部书记实绩考核与民主评议的“一考双评”制。制度规定,每逢年底,各乡镇首先根据各村村支书年初承诺的“要做成什么事、该负什么责”对其进行目标管理考核,得出目标实绩分;再由普通群众和乡镇领导双双对考评对象的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经济责任、计划生育、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按照目标实绩(70%)、群众测评(15%)、领导测评(15%)的比例计算出每个村支书的“成绩”,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4等。优秀的村支书将享受同等条件乡镇公务员优先录取、推任“两代表一委员”等奖励政策,基本称职的要接受诫勉谈话并限期整改,不称职的村支书将直接免职。去年底,石羔乡将考评结果较差的南岭村等村的3名村主要干部给予了免职处理,在全县引起了较大反响。
截至目前,该县3000多名群众代表、892名“两代表一委员”、238名乡镇领导参与了村党支部书记的测评。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孙敏坚
编辑:邓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