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郴州日报:摭谈做群众工作的几点体会

来源:郴州日报 作者:陈荣伟 编辑:邓和明 2011-05-09 08:39:00
—分享—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优良传统和看家本领,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最基础、最管用、最有效的工作。当前,我们既处在“黄金发展期”,又处在“矛盾凸显期”,群众工作异常艰巨。面对这种形势,一些领导干部发出了 “群众工作越来越难做了”的感叹。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近年来,嘉禾县委、县政府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也收获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体会一:干部作风的要求体现群众工作的要求,必须以“沉下身、沉下心、沉下力”的标准来改进干部作风,顺应群众工作要求

  干部作风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调研‘十最’促发展,谨守‘十不’惠民生”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十最”,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农村调研:最不稳定的矛盾有哪些,如何化解?最棘手的信访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最具威信的群众有哪些,如何团结?最有影响力的在外人员有哪些,如何借力?最需要转型的企业有哪些,如何引导?最适宜发展的产业有哪些,如何培育?最大的亮点有哪些,如何推介?最受欢迎的民生实事有哪些,如何办好?最贫困的群体有哪些,如何帮扶?最制约基层班子建设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消除?“十不”,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做到:能今天解决的不拖到明天,能本级解决的不推给上级,能自己解决的不依赖别人,能按制度解决的不变通处理,能下访解决的不让群众上访,能依靠民众自治解决的不插手干预,能协商协调解决的不强制执行,能彻底解决的不拖泥带水,能高标准解决的不降低要求,能依法惩处解决的不心慈手软。围绕“十最十不”主题,在具体的工作中,一是坚持沉下身,真正深入基层。县委出台“七条硬性规定”,明确县级领导每月到联系乡镇开展工作2天、住宿1晚以上,重点调研1个行政村的问题;乡镇保证每晚有70%以上的干部职工到岗到位,乡镇主要领导每月重点调研2个行政村的问题,驻村领导和干部每周在联系村住宿2晚以上。目前,全县掀起了县乡干部进村入户串门走访的热潮。二是坚持沉下心,真诚融入群众。要求干部下基层做到“六个得”,即群众家里坐得下、粗茶淡饭吃得进、水酒土酒喝得下、家常里短聊得来、大事小事谈得拢、难题难事解得开;“四个一”,即写一份民情日记、送一张便民联系卡、结一些“穷亲”、办一批实事。全县有80%的县乡机关干部正在参与“三进三同”: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1800多名干部职工结“亲穷”5600户。三是坚持沉下力,真情为民办事。倡行“一线工作法”以来,已为基层办实事1700多件,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2600多个。如嘉蓝公路建设,需征地151亩、拆迁民房69间,工作难度非常大。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现场办公,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坚持和谐拆迁,得到了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征地拆迁创造了“无一强征、无一强拆、无一上访、无一诉讼”的佳绩。目前,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有望今年6月竣工通车。

  体会二:基层组织的能力决定群众工作的能力,必须以 “共强班子、共谋发展、共兴事业”的方式来夯实基层组织,增强群众工作能力

  针对当前党建工作实际,我们于去年5月在全市率先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有针对性地实行党群部门联弱村、政法部门联乱村、经济部门联穷村、涉农部门联专业村,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引导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一是共强基层班子,建设和谐新村。指导结对村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完善组织活动阵地,落实 “四议两公开”,健全60多项规章制度,提升支部建设科学化水平。确定“党员联谊活动日”,安排上党课208堂,培训农村党员1.5万人次。精心指导农村支部换届,选好带头人,配强好班子,营造好风气。目前,全县广大农村党员政治素质整体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如行廊镇邝家村原来党员派性严重,上届支部换届历经五轮才完成,被市委组织部列为重点约谈、要求整改的后进村。通过结对共建帮扶,今年支部换届一次性成功,实现了无差错、无违纪、无上访。二是共谋产业发展,建设经济强村。选派有门路、懂技术、肯吃苦的机关干部,下派驻村担任科学发展指导员,指导和帮扶群众发展生产、发家致富。重点引导各村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探索强村富民的好路子。如龙潭镇社塘村在结对共建单位——科技部农村司党支部的技术指导帮助下,开通远程科技指导服务网络,积极筹建农产品种养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项目,不断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和效益。通过结对共建,全县涌现68个以烤烟、水果、生猪、经济林、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专业村。三是共兴公益事业,建设环境美村。整合机关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优势,帮助农村大办公益事业,改善村容村貌。全县所有的行政村实现了“五通”,即通水泥路、通洁净水、通电力、通宽带网、通有线电视;超过一半的行政村实现 “五有”,即有组织活动中心、有农家书屋、有健身场地、有休闲广场、有保洁设施。

  体会三:社会管理的水平反映群众工作的水平,必须以 “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智慧”的态度来创新社会管理,提升群众工作水平

  我们坚持把群众工作贯穿于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建立“县群众工作部—乡群众工作站—村群众工作组”三级网络,全面推行“六群”工作法,以带着责任、感情和智慧的态度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是群查信访诉求。通过干部下访、群众座谈、社会问卷、公开听证、民生热线、政务公开、举报信箱、窗口受理、媒体投诉等方式,畅通诉求表达渠道,构建全方位的群众诉求表达平台。今年来,全县已接待群众来访238批次,受理群众来信176件次,交办限期解决问题356个。二是群排社会隐患。加强源头管控,实现隐患排查全覆盖、不遗漏、无盲区,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和重点群体经常性开展全面排查,对可能存在的治安隐患逐一登记造册,落实到责任单位,限期排除,不留后患,确保矛盾不引发、不激化、不聚集。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及时调查核实、跟帖回复、答疑解惑。今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三次集中排查活动,消除各类隐患500余个,实现了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乡镇、疑难纠纷不出县。三是群调矛盾纠纷。在全省率先成立群众诉求处置中心,一站式处访息访;整合基层综治、公安、司法、信访等专门力量,选聘一批懂法律、有威信的“五老”担任调解员,采取教育、协商、疏导的方式,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对热点、难点问题超前防控,提前介入,及时化解。今年以来,在农村支部换届、清明特防等敏感时期,都没有引发大的矛盾纠纷,实现了风清气正、局势平稳。四是群巡重点区域。今年4月在全市率先启动“大巡防”机制,组织机关干部对县城区主要街道和重点区域,分段包干,分区负责,长年开展夜间治安巡逻。夜巡以来,共处置各类案件2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街头“两抢”发案率下降了50%。五是群控边界秩序。在郴永两市六县首倡“和美边界行”活动,实行干部联谊、治安联防、矛盾联调、犯罪联打、平安联创,使涉边案件和矛盾纠纷始终处于可控、可调、可防范围,增进了睦邻友好情谊,维护了边界和谐稳定。六是群治违法犯罪。发挥政法干警主力军作用,出重拳、用重典,摧毁恶势力犯罪团伙5个,打出了群众的安全感。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提供犯罪线索,协助案件侦破,重奖5名见义勇为者,匡扶了社会的正义感。去年下半年,嘉禾县民调测评排名全省第60位,比上半年前进66位。

  (作者系嘉禾县委书记)

来源:郴州日报

作者:陈荣伟

编辑:邓和明

阅读下一篇

返回嘉禾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