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县是全国200个劳务输出示范县之一。为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维护我县外出流动党员和在莞务工人员的权益,2003年经东莞市委批准,成立中共嘉禾县驻东莞流动党员委员会,是湖南省县级党组织中唯一一个在东莞设立的负责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的派出机构。现流动党委下设常平、大朗、谢岗、石龙、莞城5个支部,管理服务流动党员800多名,协管8万多在莞嘉禾籍务工经商人员。成立以来,驻东莞流动党员党委根据新形势下流动人口工作的实际,大胆的探索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通过团结和带领在莞流动党员,充分发挥“堡垒”、“基地”等五大作用,开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新局面。
一、发挥“堡垒”作用,为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开辟新的“园地”
针对当前部分党员隐形化现象严重,党员权利无法保证,党员义务无法履行,先锋作用难以发挥的实际,我们从强化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入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健全组织网络,使流动党员在流动中回到自己的“组织”。我们在常平、大朗、谢岗、石龙、东莞城区设立了5个支部,各支部配备了5-7名委员,使组织延伸到了流动人口的群体中。深入开展了“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发放了《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制作了《流动党员管理卡》,管理卡内容包括流动党员的原籍地、流出时间、流入地、从业情况、学习情况、党费收缴等情况,只要一卡在手,我们就能全面掌握该党员的情况。印制了《流动党员花名册》,全方位摸清我县流动党员的去向和底子,清除了流动党员管理的空白与盲点,保障了我县流动党员管理的全覆盖。二是加强教育,使流动党员在流动中找到了学习的“天地”。我们建立了党员活动室,让学习有场地。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在嘉禾党建网为流动党员开通了“流动党员之家”网站,设立了流动党员管理、流动党员党课、流动党员风彩、爱在流动等内容。利用网络为流动党员创造了一个新的学习平台。广泛开展了在流动党员中向身边的人学习活动。我们把在流动党员中创业成功的人士先进事迹编撰了《嘉禾人在广东》一书,要求各流动党员向身边的楷模学习,在流动党员中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三是有序开展活动,使流动党员在流动中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激发”。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们立足流动党员的实际和各党员从业的特征,我们把“二为三人六争”确立为活动的主题,即二为:我为东莞作贡献、我为嘉禾添光彩;三人:做好一位共产党人、做好一位嘉禾人、做好一位新莞人;六争:争当引领发展先锋、爱岗敬业先锋、诚信经营先锋、促进和谐先锋、奉献爱心先锋、返乡创业先锋,展开一系列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我县流动党员为家乡建设、帮扶困难群众和兴办公益事业共捐款近230多万元,帮扶困难群众800多名,为群众办实事610多件,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二、发挥“帮扶”作用,为流动党员和务工经商人员营造温馨的“港湾”
我们把服务8万流动打工人员为已任,为他们营造温馨的“港湾”。一是组建商会,搭建务工经商人员的交流“平台”。为使我县务工经商人员的事业做大做强,真正达到抱团取暖,共谋发展的目标,我们组建东莞郴州商会嘉禾分会,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并定期的召开会议,使我县的务工经商人员在商会的推动下达到了以商会友、以友兴商、诚信经营,树立了嘉禾人良好形象。二是倾情关怀,搭建计生工作“直通车”。我县有流入东莞的育龄妇女有1.4万人,为抓好我县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我们采取“党委+协会”、信息服务指导等措施,在流动育龄妇女中开展“关爱女婴行动”、“救助贫困母亲活动”、“互帮互助,少生快富”活动,帮助有困难的流动计生育龄妇女找工作,提供资金和信息帮助,实现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据统计,帮助落实四大手术1210例,“三查一治”2110例,寄回有效证件18020份。我县流动人口计生工作被省政府评为全省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先进单位。三是代办证照,搭建务工经商人员的“服务站”。针对我县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多、从事行业集中的实际,我们从为务工经商的服务着手,设立便民服务站。我们为务工经商人员代办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车辆年检年审等证件,免去流动人员回乡办证来回奔波之苦,节约了时间,节省了金钱。据统计,共办理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2万多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600多本,为车辆办理年检年审1.8万辆,赢得了我县务工经商人员的好评。
三、发挥 “桥梁”作用,为县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搭建新“平台”
我们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第一菜单”,充分发挥牵线搭桥的“红娘”作用,力求在莞嘉区域经济协作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广泛宣传我县招商引资政策。利用各种方式和各种会议,广泛宣传嘉禾的投资环境、投资政策和投资项目,让更多的外商、内商及老乡了解嘉禾,及时的向他们介绍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招商的信息。据统计,我们组织经贸洽淡会15次,发放嘉禾县招商引资指南1800多份,印发嘉禾县招商引资鼓励政策4000多份。二是有序引导返乡创业。流动党员中有许多创业成功人士,我们充分利用他们事业有成、爱乡情切的特点,引导他们回乡创业,助推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招商引资和带领群众致富方面带好头、引好路。创业成功人士廖巨清通过我们的引导,把自己多年来从事数控机床生产的产业搬回家乡,投资1.6亿元,在坦塘工业园新建标准厂房2.6万元平方米,今年3月第一台数控机床已成功下线,预计年产值可达3.5亿元。据统计,我们先后组织80多批创业成功人士到我县考察投资,引进返乡投资项目20多个。三是全力推进招商引资。流动党员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不乏年富力强、经验丰富、行业影响力较强的优秀人士,他们在外打拼多年,广结了许多朋友,集聚了不少财富。我们注重发挥利用这一人才库的宝贵优势,鼓励老乡带老外招商引资,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据统计,共组织96批外商到我县考察,共引进项目139个,引进资金31.5亿元,安排解决就业8160人。
四、发挥“卫士”作用,为流动党员和务工经商人员撑起维权维稳的“大旗”
我们成立了嘉禾县驻东莞农民工维权中心,聘请律师、法律工作者、维权志愿者等为农民工提供维权服务。明确了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联系困难农民工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等制度。牢牢坚持公益性原则,实行“三项免费”:免费为嘉禾籍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免费为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担任法律顾问,免费为经济困难的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坚持上门宣传,上门维权,上门回访。并大力帮扶困难农民工就业,帮助享受当地市民待遇。公布了维权热线,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参与嘉禾籍农民工维权服务事业。指导和帮助嘉禾籍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协助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积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构建了和谐稳定的劳务关系。近年来,共开展法律咨询2800多人次,提供法律援助160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0件次,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580余万元。嘉禾籍农民工劳动力呈现出从盲目到从容,从无序到有序,从受排斥到被融入的转变,为发展嘉禾劳务经济,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推进两地经济社会的交流与互动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农民工维权服务工作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农民工的高度评价。
五、发挥“基地”作用,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外出务工人员大都是年富力强,有超大的锐气和胆识,是当前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在党员发展的工作中,我们明确“把优秀的农民工培养成为党员、把优秀的农民工党员培养成新农村的带头人”的思路,为农村组织建设输送新型的人才。一是坚持“五个注重”“四个不发展”的要求发展党员。五个注重即是注重理想素质、注重经济能人、注重文化程度、注重年龄结构、注重区域平衡;四个不发展即是道德品行表现不良的对象不发展、有违法记录在案的不发展、1990以来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不发展、党员的先进性不能体现不发展,使吸收到党组织的农民工党员呈现出了“素质较高、能力较强、年纪较轻、思想较活”等特征。据统计,我们在发展的农民工党员中,有90%以上年龄都在20岁至50岁之间,其中35周岁以上的达60%,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0%,在创业中获得成功的占70%以上。二是激发流动党员为民办事的激情。近年来,我们切实为农民工党员提供有效平台,激发了农民工党员先锋作用的发挥,使农民工党员不断为党旗增光添彩。第3支部的110余名党员,热情为家乡务工人员排忧解难,共计办实事250件次,提供维权服务96人次,协调平息各类纠纷55件次,引导返乡创业199人次。农民工党员罗柏贤十分热心公益事业,每年拿出5000元回乡慰问孤寡老人、贫困农户。农民工党员罗世红为家乡修路一次性捐款16万元。三是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多数流动党员创业成功后,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真心实意的回报家乡,服务新农村建设。我县盘江乡游始岗村外出农民工党员胡久林从广东返乡后,看到村里通往外界的村道泥泞不堪,困扰着全村400多人的生产生活,群众无不怨声载道。胡久林带头捐款5万元,作为村道建设改造的起动资金,然后带领村民代表奔波于市县交通、农业等部门申请立项,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使一条长1公里、宽5米,投资近40万元的通村公路展现在村民们的面前,彻底解决了村民们的行路难问题。据统计,共收到入党申请书1200多份,其中已有150名光荣的加入了党组织。目前,已有72名流动党员回乡任“村官”,有力地改善了农村党员结构,为村级党组织注入了新活力,成为嘉禾培养村官的“摇篮”。
来源:嘉禾网
作者:李汽荣
编辑:邓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