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下岗工人李五毛拼搏创业“纪实录”
下岗工人李五毛的“多喜爱”家纺店举行开业庆典
下岗工人李五毛在开业庆典上发表励志感言
李五毛安置的下岗工人(左)
李五毛的“多喜爱”家纺店吸引众多顾客
嘉禾电视台记者报道李五毛的创业历程
顾客选购床上用品
12月4日,嘉禾县下岗再就业人士李五毛开办的“多喜爱”时尚家纺嘉禾店隆重开业。下岗工人李五毛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为嘉禾县众多下岗失业人员成功实现创业再就业,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从一无所有的下岗工人,到今天能开办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第一时尚品牌“多喜爱”时尚家纺嘉禾专卖店并拥有嘉禾较大的摄影摄像制作基地,安置8名下岗失业工人,创业路上李五毛究竟面临了怎样的艰难困苦,经历了多少辛劳坎坷?带着这些疑问,近日,记者走近李五毛,了解到了他那些鲜为人知的奋斗史。
公司改革,他被列入“下岗”名单
上世纪90年代,高中毕业的李五毛被分配到了嘉禾县劳动大厦工作。那时的他青春年少、英姿飒爽,在劳动大厦工作后,他起早贪黑、任劳任怨,一门心思扑到工作上,一干就是10年。
正当李五毛准备继续在工作岗位大展身手、大施拳脚的时候,劳动大厦开始进行体制改革。李五毛成为了公司下岗大名单中的一员。
“那时候感觉就象天要塌下来一样,好不容易参加工作,说下岗就下岗了,心里那个痛啊,那种心情别人真的很难体会。”回忆过去,李五毛这样说。那时候的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工作那么努力,平时表现又那么优秀,怎么就被公司清退了呢?
然而,埋怨归埋怨,生活却要继续。下岗后的李五毛没有自暴自弃、一蹶不振,也没有坐等政府和别人的救助,而是奋发图强、努力上进,开始尝试着走出阴影,打拼属于自己的事业。
他始终相信,只要肯努力,下岗工人照样可以闯出一番不平凡的事业,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正是因为怀揣坚定信念,李五毛才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他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寻找商机。
寻觅商机,创业路上掘得“第一桶金”
嘉禾是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煤矿众多。可是,作为“煤炭资源大县”的嘉禾竟然没有一家销售煤矿下井工人专用劳保用品的商店,这一“重大”发现,让李五毛欣喜不已,他随即决定就从这里入手,在嘉禾开办一家专业的煤矿劳保用品专卖店。
方向找到了,但开店的资金从哪里来?租门面、进货需要一大笔钱,李五毛倾己所有仍只是九牛一毛。思索再三,他决定找亲朋好友借。一个下岗职工,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对于前来借钱的李五毛,不少人心里都打起了鼓,生怕这钱有借无还。“那个时候自己不知道吃了多少闭门羹,大家都怕借给我的钱打了水漂,我厚着脸皮求了不少情才勉强把开店的资金给凑够了。”
庆幸的是,李五毛的创业之路走的并不孤独,得知他有创业的想法后,“娘家”劳动大厦,服务公司(现县就业服务局)领导给予了他极大的关心和支持,不仅积极为他想方法、出点子,还从劳动大厦腾出一间门面和仓库,为他创业提供良好的场所。
皇天不负有心人,仅此一家的劳保用品专卖店生意非常红火,然而李五毛却没有因为这个原因而提高商品价格,而是谨持诚信之道,以价廉物美迎客,和善对待每一位进店的顾客。
搏击商海,创业之路越走越宽
随着经济条件的日益好转,具有敏锐嗅觉、善于经商之道的李五毛开始探索新的发展路子。
进入21世纪,嘉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百姓生活日益富足,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享受。从2003年开始,各种婚庆活动开始盛行。虽然对于“一生一次”的结婚仪式多数人都想拥有永恒留念,然而苦于没有专业的摄影机构和摄影设备,美好瞬间都无法保存。
这让善于捕捉商机的李五毛发现了新的创业契机。他用自己开劳保用品店赚取的钱购买了摄像机、编辑机等一系列设备,开办了嘉禾第一家集婚车装饰、摄像制作、鲜花销售于一体的 “嘉禾电视摄影摄像中心”。
经过多年的艰难打拼、苦心经营,目前,李五毛创办的劳保用品专卖店和“嘉禾电视摄影摄像中心”已拥有9台高清数码摄像机、4台高清数码照相机,一系列数字化高清摄像制作编辑设备,还有一整套的广播设备,并购买了一台小汽车和两台宣传车。同时,李五毛还经常随单位、企业到全国各地以及港澳台出境外出全程摄像。
虽然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顺,然而李五毛却仍然没有停止自己创业的步伐,他依然不断的用自己敏锐的商业嗅觉,发掘和寻觅一次又一次商机。
“吃水不忘挖井人”,创业成功的李五毛非常理解下岗失业人员生活的不容易,为此,他还在自己的创办的门店里安排了8名下岗失业工人成功实现再就业,为嘉禾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虽然创业过程很艰辛,但是我们始终没有放弃,在创业道路上,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下岗工人,我们应该更加坚强,更加勤奋,更加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困境,走向成功。在我的创业路上,我也非常感谢嘉禾县就业服务局,他们不仅为我创业出谋划策、提供创业门面,同时还为我解决创业无息贷款资金,谢谢他们”。临近采访结束,李五毛心有感触的告诉记者。
来源:嘉禾网
作者:罗飞雄
编辑:邓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