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检察官邓宝生的哲学

来源:嘉禾网 作者:王雪 编辑:邓和明 2012-03-20 10:08:30
—分享—

邓宝生的生活照

 

病床上的邓宝生与母亲(右三)、妻子李美英(左一)、大姐(左三)、二姐(左二)、三姐(右一)、外甥(右二)合影

  (记者 王雪)知道要采访邓宝生,从事新闻工作时间已不短的笔者竟有一丝莫名的紧张。笔者紧张并不是因为对邓宝生还有许多的未知,而是觉得不知该以何种情绪去面对一个领导、同事眼中工作主动亲为、严谨争优的“偏执者”;一个母亲眼中为了工作甚至不顾自身健康的“傻儿子”;一个朋友眼中勤勉、高洁的难得好人。

  带着这样一种心情,笔者来到了嘉禾县人民医院,在住院部六楼的十八床,笔者见到了邓宝生。笔者第一眼看见邓宝生时,他正背对着门口侧躺在病床上,虽然身上盖着厚实的棉被,仍可以明显感觉到他体型的消瘦,笔者并没有着急开口,而是轻步绕到邓宝生床前再与之问好。

  尽管之前已经有了一些心理准备,可当笔者正面看到病床上的邓宝生时,心还是揪了起来。邓宝生得的是一种叫胸膜后间皮瘤的罕见病症,因为病痛,邓宝生原本俊朗的国字脸已经被折磨得不成样子,昔日强健的手臂也因不能进食瘦得似松枝一般,随着肿瘤的扩张,邓宝生的腹部犹如妇人怀有9月身孕一样肿胀异常,但唯独眼神还同以往照片中的一样坚定、淡然。

  与邓宝生日渐消弱的身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带领嘉禾县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干部职工所取得的辉煌业绩。

  邓宝生自2008年11月份从嘉禾县政法委综治办调任嘉禾县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局长以来,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带领着全局干部职工破获渎职案件二十余起,涉案22人获有罪判决,反渎职侵权工作连续三年获得省级先进。

  笔者采访邓宝生时,他呼吸已有一些困难,声音也较微弱,但措辞、调理却依然十分准确、清晰。

  “我知道,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我对工作的热情显得有些偏执,令人难以理解。为此,我有时也会感到孤独。”

  “我常说,生前何须久睡,死后自会长眠,努力工作是我此生最基本的信念。人的肉体或许会消亡,但精神必定会长存,我信奉方法不会死,措施不会死,思想不会死,精神不会死……”

  “人活着就要好好工作。我就是个带兵的,只要给我目标,我一定全力以赴。”——邓宝生

  邓宝生的办公室位于嘉禾县检察院办公大楼一楼东侧,不到15平米的房间里陈设布置十分简单。没有盆栽、没有字画、没有摆设,有的只是柜子里摆放着的做满记号的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学习资料、相关法律丛书和几盒快用完的中性笔。

  在邓宝生的办公桌旁,一摞厚厚的笔记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翻开2011年的管理考核手册,邓宝生俊秀的字体跃然进入眼帘。管理考核手册上,邓宝生记录了自己每一天的生活和工作情况,节假日也不例外。

  在年度工作目标一栏,邓宝生这样写到:“要继续以争优创优为目标,确保工作继续保持省、市先进,同时力争干警待遇有一个可靠性的提高,鼓励干警工作积极性……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反渎局开创新的工作而努力奋斗。”结语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而事实上,一直以来邓宝生也是这样做的。“亲力亲为、勤勉刻苦、严谨争优”是领导、同事对他的一致认同。

  “记得有一个案子,局里要查找一个关键证人,可我们手里的线索只有那个人的姓名和大概年龄,加之他又是外地人,调查起来十分困难,就像是大海捞针。”与邓宝生一起共事的干警曾宏平告诉笔者。

  “当时,上级要我们5天之内找到证人并取得证词,邓局立即带着我和另外一名同事赶往江西省樟树市。我们联合当地检察院工作人员好不容易才找到了那个人曾经工作的公司,可公司老板却一点也不配合调查,不是说没这个人就是说联系不上他。”

  见情况复杂,当地检察院工作人员开始丧失了信心,两名嘉禾干警也建议邓宝生返回,可邓宝生却坚持地说:“不行,还有线索,一定要挖出来。”后来,通过与公司老板的深度沟通,邓宝生一行最终与证人肖某见了面,并成功说服肖某获取证词。

  除了办案不懈努力,在日常工作中的邓宝生更是亲力亲为、精益求精。

  说起邓宝生工作上的精益求精,嘉禾县检察院办公室主任陈荣梅忍不住有话要说:“邓局对工作要求很高。记得那时我写的一个材料,当时检察长都已经认可了,可邓局提出我的表述方式有偏颇又查找出了一些打印细节上的错误。说实话,这让自恃文笔水平较好的我心里多少有些不服气。”

  “可后来通过与邓局交流,发现他提的意见不无道理,而根据他的意见修改后的文稿也更加获得院领导青睐。”

  今年54岁的周美姣在嘉禾检察院已经工作了整整27年。作为一名老检察人,周美姣告诉笔者,邓宝生是她所见过的最令人感动的检察官。

  “邓局身体状况不好却从来不向局里人透露。去年9月份他做化疗头发都掉光了,照样跟我们一起下乡、调查取证,我一直以为他是怕热剃的光头,有同事问起,他还幽默的跟我们说要从头开始,轻装上阵。”

  “为了规定时间内提高办案的质和量,争取省里的先进,邓局争分夺秒的抓紧办案。因为我年纪最大,邓局怕我身体上吃不消,在审查嫌疑人进行同步录音录像工作时,本来该由我完成的工作他都替我代劳了,每次录音录像他都参加并亲自做笔录,本该由我来写的侦查终结报告,可他却坚持自己完成了4000多字的报告文稿。”

  其实,早在2008年邓宝生的身体状况就已经欠康,2010年、2011年邓宝生还曾先后到长沙动过两次手术,做过6次化疗。可即便是这样,邓宝生也没有向领导请长假,更没有耽误工作,即便是到长沙动手术、做化疗期间,邓宝生也一直随身带着工作笔记本电脑,才做完手术便在病床上开始工作,以至于身边的领导、同事都不知道他是一个身患重症的病人。

  反渎局的办案工作紧张而又劳累,最长的一次案件审问让邓宝生和同事们一起鏖战了11个昼夜。除了劳累之外,伴随工作而来的还有嫌疑人的威胁。

  在办案的过程中,邓宝生不止一次的接到过让他“小心点”的恐吓电话,可邓宝生丝毫没有畏惧:“做检察官,我会对得起国家的法律和头顶的检徽。”

  分管反渎工作的嘉禾县检察院副检察长欧阳辉告诉笔者,一直以来他对邓宝生都十分欣赏,他工作起来既主动又有方法,自创了不少工作措施,只要是交代给邓宝生的工作不用他多操心也必定会办得妥妥当当。

  “我和邓宝生经常聊天,他曾不止一次的对我说,不管院里给不给他提拔,他该怎么工作还是怎么工作,虽然他不能在待遇上给予下属们太多的改善,但他却能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敬业精神凝聚人心。”

  2009年,嘉禾县检察院反渎局被郴州市检察院评为办案先进单位,反渎工作在全省100多个县级反渎局中获综合考评第五名的佳绩。2010年,嘉禾县检察院反渎局荣获全省反渎职侵权工作办案质量先进集体。事实证明,反渎局的干部职工都受到了邓宝生精神的感染和带动,而邓宝生也实现了自己立下的目标。

  “读别人的书,要有自己的思想。要为不学习、不进取而感到羞耻。”——邓宝生

  “跟邓局一起工作的日子里,最打动我的是他对学习的钻研精神和高超的业务素养。”反渎局职工李献民说。“邓局时常关注国家对现行律法的修订,办案相关的工具书经常带在身边。在办理09年一个造成20人死亡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案时,他凭借高超的业务素养,力排众议,准确的认定了案件性质,并最终获得了法院的认同,那时他接触反渎职工作还不到一年的时间。”

  在嘉禾县水利局工作的胡爱军是邓宝生多年的好友,对邓宝生相当敬佩。“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是学无止境。他平时不喜欢唱歌跳舞也不爱喝酒打牌,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学习。”

  “记得那年他参加全国司法考试,光是一寸厚的学习笔记就记了7、8本。他大学专业并不是法律,考司法完全是半路出家,加上他自己已不年轻了,当时我还打赌他考不过,可没想到他硬是一次就考过了。”

  除了爱钻研相关业务知识,邓宝生最喜欢研读的便是哲学书籍了。在邓宝生家中书柜里,有关于中外哲学的书籍共有二十多册,其中不乏《老庄》、《尼采生存哲学》这样的大家之作。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邓宝生的言语之间极富哲理,精神境界较之常人更为高远。

  “读别人的书要有自己的思想,我喜欢读哲学,我认为哲学最伟大的地方就是能教人更好的做人做事、解决问题、排除烦恼。”躺在病床上的邓宝生目光坚定。“未知生,焉知死?此时此刻我仍认为,人活着便是要努力工作、学习、不断提高,不学习、不进取是要令人羞耻的。”

  “即使命运无法改变,但我仍会继续抗争。我不为今日的结局感到后悔,如果有机会,我仍会选择做好工作。”——邓宝生

  因为在工作岗位上的优异表现和在生活中的高洁品行,在邓宝生重病期间,数以百计的人们对他进行了探望。其中包括郴州市检察院相关领导、嘉禾县检察院领导班子成员、嘉禾县政法委领导班子成员、一同工作过的同事、身边的好友以及邓宝生老家嘉禾县盘江乡井塘村的众多乡亲。

  几乎所有探望过邓宝生的人都替这位优秀检察官的命运感到惋惜,邓宝生年近古稀的双亲提到唯一的儿子更是泣不成声。

  “儿子从小就没过过好日子,读书的学费都是靠东拼西凑借来的。”邓宝生的母亲曾同良老人一谈起儿子就直抹眼泪。“参加工作以后就一心扑在事业上。查出病情后,我经常劝他保重身体、定期复查,可他却还是顾着忙工作,怎么说也不听。”

  作为父亲,饱经风霜的邓复豫老人才开口,眼泪也止不住涌了出来。邓宝生的妻子李美英是个能干的贤惠女人,在笔者采访的过程中,一直表现得十分坚强,一面回答笔者的提问还不住地劝慰着公婆。

  当笔者问到“如果有再一次机会,是否会选择不那么努力工作,陪伴双亲娇儿”时,邓宝生神情淡然的说:“忠孝不能两全。我不为现在的结局感到后悔,如果有机会,我仍会选择做好工作。”

  当笔者谈到“现在有什么想对妻子说的话”时,邓宝生一直从容的声音不禁有些哽咽,眼里也泛起了波澜。

  “对妻子我一直是很亏欠她的,如果要说的话,那么就是三个字,‘对不起’。这些年来我忙于工作,家里大事小事都靠她撑着,今后的日子她的担子或许会更重,对她我只有愧疚。”

  听到这里,一直有着坚强表现的李美英不禁潸然泪下 ,而在场的几乎所有人也为这对夫妻之间的深厚情谊而动容。

  在接受采访的一个多小时里,笔者几次建议邓宝生停顿休息,可邓宝生却微笑着说:“没事,我能坚持。”

  邓宝生对笔者说,“即使命运无法改变,我仍会继续抗争,我深信,肉体可以消亡,但精神却将长存。”

  面对生死,邓宝生的态度十分淡然,“我这个病能挺我就挺过去,挺不过我就笑着过去。”他告诉笔者,重病后他原本想写一本死亡笔记,可因为身体原因终究未能进行。

  在邓宝生的个人空间里,记录着这样一段。“死亡不是死者的痛苦,而是活人的悲哀。所有的亲人都不要为我的离去过分悲哀和哭泣。你们应该用平静的心送别我,因为我是到天堂去。”

  采访的最后,笔者应邓宝生家人的请求,为他们拍摄了一张“全家福”。照片中,邓宝生在家人的围簇下,目光坚定,神态安然,如同从未经受苦难一般。

来源:嘉禾网

作者:王雪

编辑:邓和明

阅读下一篇

返回嘉禾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