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数千年来,人们尊他为初祖或鼻祖,是因为他在农业上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也正因为这样,大家才恭称他为“神农”。“神农”两个字,是他一生功德的最集中、最高的概括。缅怀神农,必然想到“农”;想到“农”,必然想到“始播百谷”、教民耕作的禾仓堡——嘉禾。反过来,讲嘉禾,也一定要想到老祖宗神农。神农—禾仓—嘉禾,犹如一条金链,熠熠闪光,风采无限。
嘉禾建县于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县治所在地(现在的嘉禾县城关镇)古时名禾仓堡。秦始皇遣五十万人戊守五岭,这里是他囤粮的地方。禾仓即谷仓,即囤粮的仓库。“禾仓”这个名称,就是这样来的。禾仓堡地处晋屏山下,形势险要,历代为兵防重地,设有城堡。1635年(崇祯八年),矿工刘新宇率香花岭矿工、饥民万余人起义,选择禾仓堡做根据地;转战常宁、衡州、长沙、浏阳、湘乡等地,最后再返回禾仓堡。正是因为禾仓堡,一是禾仓,仓里有粮、打仗不慌,二是堡,进可攻,退可守。所以义军去而复来。因为义军在这里起义,证明:神农耕种的地方,曾经有它辉煌的过去。
神农氏之前是女娲氏,她是一个非常苗条、美丽的女神。她捏造人,嫌太慢,就用长绳在泥里滚动,溅泥成人,功效提高,才造出许多许多的人。当时有两位英雄人物共工、祝融,不知道是不是为了争夺女娲的爱情。在不周山下决斗。结果共工失败,他愤怒了,用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是撑天柱,天倾东南,地陷西北。女娲炼石补天,又杀死一只倒霉的神龟,用它的四只脚,当作四个支柱,把大地支起,转危为安。距今四千七百年前,神农崛起烈山。他虽不担心天塌地陷,但是众多的人口给他背上沉重的包袱,百姓们张口向他要吃的,伸手向他要药治病,面对饥饿和疾病两大挑战,神农非常焦急,到底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有毒不能吃?百草都是药,到底什么草能治什么病?
南方山深林密,花繁草盛,神农于是决定南下鄂、湘,亲自去尝百草。神农越长江先入湖北,在神农架留下足迹,神农溪投下身影。接着跨八百洞庭到了湖南,从湘东到湘南,到了郴州。
神农郴州之旅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他在汝城耒山,发明制作了犁嘴一样的耜,加上弯把叫耒耜;在嘉禾发现了嘉谷,即杆子特别粗壮,一禾五穗的稻种,并教种于民,推而广之。这个农具耒耜的出现,客观上促进了我国从原始社会形态向奴隶社会形态的飞跃,加上嘉谷的发现、试验、扩种,“使九州之人皆知谷食”,从而奠定了中华农耕文化、农业社会的基础。尝到百草,不仅找到了可以吃食的稻梁粟麦黍稷,也认识了百草的药性。找到了能治百病的百药,撰写了一本人类最早的医学巨著《本草》。
神农最初发现嘉谷,试种试耕是在郴州的嘉禾,其说最早见于春秋战国的《管子》一书。《桂阳州志》引《衡湘稽古录》的话说:“《管子》曰:神农种谷于淇田之阳……九州之人,乃知谷食”。《衡湘稽古录》又说:“天降嘉谷,神农拾之,教耕于骑田岭之北,其地曰禾仓,后以置县”。《桂阳州志》在《衡湘稽古录》引《管子》的话后写了一段话:“淇田即骑田岭也……桂阳北有淇江,其阳有禾仓嘉禾,炎帝之世,天降嘉谷,神农拾之,以叫耕种,于其地曰禾仓。”
也有传说:城西郊至九老峰下,一片良田,相传是神农教耕的地方。九老峰下有个奇异的山洞叫丙穴,洞内流水潺潺,洞穴构造复杂,恍如人间仙境,其中有个“皇帝楼”,楼上有金鸡埘、金犬穴、金猪圈、金銮殿、金交椅。传说“皇帝”(神农)在禾仓堡发现瑞禾,白天教耕于丙穴外,晚上回皇帝楼坐“金交椅”休息,睡在“金銮殿”。五行丙丁属火,炎帝神农以火德王,穴名丙穴,是纪念神农的。楼上有鸡埘、犬穴、猪圈,说明神农在嘉禾还教人驯养动物,当时关在这里的禽兽,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已经驯养过的鸡、狗、猪等的始祖。
全国以嘉禾名县的,过去有浙江的嘉兴县、江西的南丰县和福建的建阳县。但是,他们都和神农无关。嘉兴名嘉禾县,是因为“三国吴时有嘉禾生于此”;南丰名嘉禾县,是“因唐代治所曾在嘉禾驿而得名”;建阳名嘉禾县,则是因为南宋时曾改嘉禾县而得名(引文均见1979年《辞海》)。现在全国就只有湖南郴州的嘉禾,是唯一的以嘉禾命名的县了。这就足以证明,郴州嘉禾县是神农发现“瑞禾”的宝地。
嘉禾不是一般的佳禾、美禾。《论衡·将瑞》说:“嘉禾生于禾中,与禾中异穗,谓之嘉禾”。《辞海》合订本直解直注说:“嘉禾,大禾也。”无可置疑,这种奇异的大禾、瑞禾,当然更佳、更美。
神话传说是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历史,如果没有神话传说,这个民族就象一具没有音响的琴,一张没有色彩的画。从根本上说,没有神话传说,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就成了不可思议,不可理解了。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大文豪高尔基也说:“……这种浪漫主义是神话的基础,而且是十分有益的。因为它帮助激起了对于现实的革命态度,实际地改变世界的态度。”从神话传说里,我们可以找到先民的生活背景和人文反应,而这,正是我们今天迎接新时代的挑战所必需的。神话传说的英雄人物,他们除了对人类、对社会有重大贡献之外,都有一种忘我的献身精神。盘古是人类的祖先,起码是中国人的祖先。他开天辟地;天每日上升几尺,地每日加厚几尺,他每日也高几尺。这不满足吗?可是,他说:“我没有考虑自己。这世界四大皆空,什么也没有,我的后代怎么生存下去呢?不行,我必须牺牲自己!”于是他死了。他死后,右眼变成太阳,左眼变成月亮,血液变成江何海洋,毛发变成树木花草,呼吸变成风,声音变成雷,欢喜的笑脸变成晴天,烦恼的愁容变成阴天,而他的头和四肢,则分别变成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盘古死也要为人类创造一个美丽、和谐的世界!神农也是这样,他之所以尊称为人文初祖,还因为他有一种“虽死其犹未悔”的献身精神。传说他尝百草,有时候一天中毒七十余次,但是,他没有后退,没有回避,最后误食剧毒断肠草,死在“长沙茶乡之尾”,即现在的炎陵县(旧称酃县、是“茶乡”茶陵分出来的,解放初归郴州地区管辖)。神农走了。嘉禾,是纪念他开创中华农耕文化的千古不磨的丰碑!
来源:嘉禾网
作者:尹振亮
编辑:邓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