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淑珍】
那个时候,我们相差多少?
分数的悬距,性格的反差,形体的对比.我真不知何以能与你成为挚友.到后来,我也认为这无非是缘份和我们开的一个玩笑,阴错阳差地搓合了我们这两个反向延长的人.
你坐在我的右座,是我的同桌.古板的发式,端正的坐姿,真诚略带深度的笑.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让我想起风起去涌的上世纪二十年代时的女学生.以及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沉稳持重之气.
我却不同,讨厌生活中的假惺惺.偏激的个性,抑郁的情绪,不顾后果的言语,像所有的同龄人,受了自以为是的习气的影响,活像一只躲在暗中的刺猬,不留神就给人一箭.
真的,倘若不是后来,思想悄无声息的变化,我真会认为在自己生命行程中出现的你,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过客。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你毫不含糊的影响我的生活,想法.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你以巧妙的我不能觉察的方式,打开了我内心的冷漠的城堡,看到了那城堡里的企盼,忧虑,以及脆弱,我不得佩服你天才的攻心术了.
后来,记忆触及你时,那种温馨与钦佩仍然深铭于心.
不过我也承认有时我们真的很像,你我都爱写满智慧的书,爱浮于现实之上的理想,爱身边每一个关心我们的人.我们竟毫不含糊地被那位才华横溢的老师倾倒,沉浸于他的深遂的思想海洋.
那位老师你还记得吧,你一定记得的.他姓雷,二十多岁,爱诗,爱曲,爱影视,爱所有美的人或物.但我知道他不博爱,因为他曾那样地痛恨世俗的腐浊,人心的不恻.而这又是何等深地影响你和我.
他讲那首<<春夜洛城闻笛>>的情景,你还记得吧?他解释"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一联诗时,是多么地动情,可谓声情并茂.他翱翔于自己漫无边际的想象中,在那里为自己的失落寻求安慰,嘲笑自己曾经的幼稚,不切实际.可是他并不知此刻,他依然那么不切实际,那么容易地暴露出他的幼稚.这一切,你还有我都看在眼里.他在阐释那句诗时,实际上是在阐释他自己.于是他把他最喜欢的一联诗句,告诉了我们:"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我们不懂得这诗的意义,但我们懂得雷老师所想所欲,这就足够了.
正当我为解不透这句诗的意义苦恼的时候,你转过脸来,小声对我说:"L,分别的时候,我一定要为你折柳。”你的语气所透露的情感不知是喜悦还是惆怅。
我听了,回过神来,笑笑,不置可否。但你并不知此刻我心里在想你表达友情的方式是不是有些勉强。这种只存在古诗中的送别方式,现代人看来,有些不切实际的,甚至是多余。
不过你的话倒引起我不小的惶恐。因为我突然发现,我们的生活,离那个发挥我们所有心中智慧的日子太近了,仿佛一伸手即触及。那个日子决定我们脚步的方向,决定我们的命运。而它的另一种理解便是长久的别离。因为我甚至还没有将那一把数学公式,英语单词牢记于心。没有精良的装备,我何以应付这场战斗。然而,你却与我截然相反。每次考试你高高在上的分数就证明了这一点。而高考就这样敲着警钟而来了。
我开始静静地审视自己。
以前每逢周六,我们会抽出时间痛痛快快地玩一场,从书本中解放出来。去东塔,去烈士公园,去逛商店等,只是说好这段时间不准碰书。
可是,我发现我们的目的大相径庭。
你用脑中存有的英语单词描述所遇的建筑,陌路人,装饰等,想将它们从你的眼中移植到心中,以待在那一刻爆发。
而我呢,一路攀枝折花,东张西望,乐此不彼。任时光匆匆远逝,一去不返。朱自清的那篇散文《匆匆》,我比你背得熟:“洗手时,它从装水的盆边跨过;静静凝视时,它从你注视的双眼中溜过......”可是这有什么用呢?我的朋友,我永远不能及时地挽住时间的胳膊,不能像你一样做个光阴的超前者。无论以前,现在,抑或是将来。
我真后悔自己的奢侈了。
然而,在我沉湎于这种追悔之中时,你又忙碌开了。你没有时间去后悔和抑郁。
你忙着做功课,完成老师布置的成堆的作业。
你忙着与朋友谈心,洗去彼此的的苦闷与不快。
你忙着沉思,思索自己行为的对错,结果的好坏,以及从容面对未来的更好的方式与心态。
哦,朋友,你一直在热心地积累你脑中的财富,争分夺秒。我却在无意中挥霍了应得的财富,同时又忏悔自己的奢侈。人有时是多么地矛盾。
即使不须以后的事实的证明,我也知道,你是一个富有的人,是我热切想做的一种人。这种人懂得珍惜拥有,懂得什么是价值,懂得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
我想你会幸福的,因为富有。我也明白怎样才能富有,怎样才能成为更为富有的人。
来源:嘉禾网
作者:廖淑珍
编辑:邓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