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一直以来都有很浓厚的民歌文化氛围和文学情结。而这两者,我都是从嘉禾网上了解的,与嘉禾网结缘,也是始于文学。
去年下半年,几经奔波的我工作稳定下来,有了闲暇时间和精力浏览网站。工作之余也慢慢开始关注嘉禾新闻网。关注嘉禾政府的工作动态,关注嘉禾的新人新事。记得去年嘉禾举办“红歌会”的消息,我便是在嘉禾网上看到的,其中我看到嘉禾人那种敢为人先的精气神。
而我与嘉禾网结缘最早还是因为文学。我记得向嘉禾网投稿还是始于去年11月份,那时我把09年写的一篇散文《四月两题》发到嘉禾新闻网,接着就以《人间四月》和《郴乡四月天》在《珠泉文艺》的原创文学上发了出来。后来,小说《错失的缘》,散文《晚晴》等接二连三地登出来。出于有美文佳文应该与人共享的想法,有时候我会将我同学,学长和老师写的随笔短文发到《珠泉文艺》原创文学上。在家乡的网络平台上,能同台献技那也是件美事。
有时候,我自己浏览嘉禾网,看到自己的作品,心中觉得颇为欣慰。有时候,看到在嘉禾各行各业默默工作的人,他们的先进事迹,优秀品质能够宣扬出来,那也是对他们努力工作和付出的肯定,心中也觉得欣慰。他们在他们的岗位绽放着青春与智慧的花朵。而我觉得,就像他们一样,我的文字只有活跃在嘉禾网这个舞台上,才能跳出骄人的舞蹈,才能闪耀着光芒,因为它的故土就是这片大地,它的根就在这里。
与嘉禾网在一起的日子里,让我忽然明白了韩少功的作品里总是不时地提着湘阴地区的巫楚文化。那远古的巫楚文化便是他的《爸爸爸》、《马桥词典》的根。而我的作品的根便是家乡的民歌文化,家乡的神农文化情结。
嘉禾网,我的文学之根,写作之源。
来源:嘉禾网
作者:廖淑珍
编辑:邓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