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觉时令会随着人的心情而有许多的差别。夏季因为多阴有雨,觉得这是个好时节,而秋天,也因为多阴多雨,而觉得太过清冷。在这样一个有些萧条缭落的城市,住久了的人,像我,如果突然间去了一个人声喧嚣,车如流水道如龙,霓虹灯穿透着夜晚的朦胧的大城市时,会突然觉得落漠与不适。正如常常在一个清流环绕,蓝天白云映衬之下的高楼里思索、读写与眺望的人,像我,如果突然失去这样一种安宁的环境,而毫无准备地去面对一些人事的纷杂,也多多少少有些紊乱与不适。这是两三年间才养成的习惯。
每一次从九曲回肠似的楼梯间里出来,尤其是在落雨天,穿过图书馆后的一树树丛林,穿过一排排古旧的教学楼,躲在梧桐树下,听从里面飘出来的一阵阵婉转的音乐,想象着里面不舍昼夜弹琴的人,那种努力那种陶醉应该是怎样的动人。我曾不止一次地想走进那扇门,爬上楼梯,看看里面究竟是何许人也。很多次,我都只是站在梧桐树下,望望楼顶的敞开的空荡荡的窗口,兴味索然地走开了。前面有大人小孩在休憩,后面老人们在轻声交谈。他们姓甚名谁,我不知道,我是谁,他们同样不知道。世界上很多的陌生的东西,我们希冀去探索去揣测,却又常常忽略了身边原本存在的东西,留下快乐遗憾、幸福痛苦的交织,仅此而己。
犹记得儿时,我们姐弟几人玩得很疯,常常因为发现了许多好奇的事,而乐得满地打滚,有时不小心做错了事,也不必担心责骂。那种自得其乐的情境,现在想想,只是满怀羡慕。成长让我们获得成熟的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许多美好的心境,体会到为人的责任、希冀与挫折。正如当我站在梧桐树下欣赏里面传来的美妙的琴声时,同样也我感受到雨打梧桐的清冷。人生的阅历,常常使人们在同样的环境,生成不同的心境。在不同的时段,面对同样的问题时,也会生成不同的心境。年少时,曾经以为只要有诗意的心境,就可以走过散文的人生;现实却告诉我,就算有诗意的心境,也走不出凌乱的小说。其实,快乐也好,失望也好,意气风发也好,困顿窘迫也好,我们常常需要用坚定与处乱不惊的心态来应对顺境与逆境,因为人生并非如理想中一般平顺。在最糟糕的环境下,也能坦然自若,行事自如,有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气概的人,就算大浪淘沙,也会终成弄潮的好手。
雨,每次打在梧桐叶上时,我总是能捡拾到一点点轻轻的响声。雨声和琴声交错成的起伏的双重曲,让听者更清醒。我想,我还是更合适于欣赏雨打芭蕉之声,清脆而有气势,如潮打空城,惊涛拍岸。只是常常弄不明白在大学里生活了四年,曾经天马行空的我,曾经喜欢热闹的我,会变得安静,而更习惯于读与写的积淀。这就是阅历吧!
来源:嘉禾网
作者:廖淑珍
编辑:邓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