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长大越怀旧。我特别怀念30年前小学班主任老师李昌炀先生。
昌炀老师那时已经退休了,因为我们盘江石马高小偏远缺老师,才从十几里外的石羔请他来代课。昌炀老师身材高大硬朗,声音洪亮,眼睛有神,尤其是他围上那特有的深灰色长围巾,那形象就是旧社会德高望重的先生,颇有大师风范。
在我心幕中昌炀老师是个全才。粉笔字、毛笔字写得十分工整漂亮,下课后我们擦掉,还要征求大家的意见;他教我们第一次唱国歌;打乒乓球年轻老师都不是对手,在同学们的喝彩声中,年轻老师还会不好意思的走开;除了语文课,他还兼上地理和思想品德课。上课时,我们常被他的神采所吸引,记得他讲雷锋小时受苦的故事时,下面是一片哭声,读到雷锋的日记时,教室显得格外安静。
昌炀老师非常关爱我们。有一位叫曾志杰的同学,父亲去世家境贫寒,学校屡次催缴学费,但昌炀老师就是顶着批评敷衍过去,听说期末是他给垫上的,一直到曾同学小学毕业。为了上好一堂作文课,他先到我们村里收集故事传说,再带领我们到村里的山中树林、田间地头、村头巷尾,一路见解,比本村人还了解村里的掌故,最后才安排我们动笔写作。昌炀老师还每天带领我们坚持长跑,尽管有时灰尘一片,但我们跟在他后面十分开心,他就像圣诞老人一样可爱。
最难得的是,昌炀老师经常给我们这些才几岁的孩子讲大人关心的事,培养“大人”意识。国庆33周年庆祝会上,他给我们讲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二大。为了让我们理解“奔向2000年”、“实现小康社会”的理想,他笑着形象地说:就是到你们长大讨老婆嫁人时,每个人每天可以吃到半斤瘦肉了,我们“哇”声一片,直掉口水。在图画课上,他教我们把国家第六个五年计划要实现的目标,比如粮食多少吨,钢材多少吨等等用图画出来。我深深记得,在打字比赛上,他要我们写的字是:“我为振兴中华建设四化勤奋读书”,时代气息直抒胸臆,跃然纸上。总之,他让我们这些山里娃也关心国事家事天下事。
前几天,我在上海参观了蔡元培先生的故居,蔡先生教育北京大学的学生“读书不忘爱国,爱国不忘读书”。我不禁想起三十年前昌炀老师的教育,虽然一个是大学校长,一个是小学老师;一个在旧社会,一个在新社会,但是他们的教育思想异曲同工,昌炀老师应当称为昌炀先生。
在第28个教师节来临、十八大召开前夕,谨以此文献给尊敬的昌炀先生。愿先生在地下安息。
来源:嘉禾网
作者:邓文慧
编辑:邓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