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茅升)“今年中秋可要回家看看,村里修通了宽敞的马路、兴建了小游园和休闲广场,公交车每天到村几趟,家家户户用上了清洁自来水,晚上路灯通明,年轻村民欢快跳舞,村里环境好,和城市差不多一样了”,日前,嘉禾县车头镇荫溪村70多岁的李祥奉老人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兴奋地邀请在外务工的子女返乡“度假”。这是嘉禾县党组织开展城乡结对共建以来出现的可喜变化。
“无缝对结”激活力
该县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县安排104个机关单位党组织与104个农村党支部结对“联姻”,并选派了396名党建指导员到各农村(社区),突出按照“政法部门联乱村、经济部门联穷村、服务部门联弱村、涉农部门联产业村”总体要求,推进支部共建、发展共谋、党员共管、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针对县非公经济活跃、非公企业达584户的实际,该县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集中建等方式,组建非公经济组织党组党支部107个,实现应建“党组织不留空白、党员活动不漏一人”的全覆盖。
实施结对共建,极大的激发了城乡党组织的活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县116个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党支部及987名党员作出创先争优公开承诺,涌现优秀共产党员219个,成功创建党员先锋岗112个、创“人民满意窗口单位”98个。结对县直机关单位共为结对农村支部开展文艺下乡活动112次、送图书2200多册、解决实际问题农村1200多个,兴办水、电、路等实事435件,有10万多名群众直接受益。上半年全县实现GDP 达47.3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4.1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9%、33.4%、40.5%。
“四联四包”促和谐
为切实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项难题,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该县实施领导联乡包村、联企包项、联点包案、联片包优的“四联四包”制度。全县52名县领导联系13个乡镇、69个村、54个重点项目、60多家规模企业、60多个防灾防汛重点监控点。今年来,县领导下乡开展调研550余次,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48份,走访群众3600余人,到基层一线现场办公180余次,接待群众来访737批次,受理群众来信1538件次,交办限期解决问题356个,扶贫帮困392户,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资金5500余万元。
县里还成立了群众工作部,17个乡镇成立群众工作站,257个行政村和社区成立群众工作组。广大干部沉下心、沉下身、沉下力,推行“问计问需问效”活动,积极开展绿化清洁、小游园建设、村级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村务公开、党员教育培训、信访维稳、班子建设、民生项目、政策宣讲等活动。全县1800多名县乡机关干部走访群众5万多户,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8000多个,化解积案20件,调处较大矛盾纠纷520起,实现新案及时处理、积案大幅减少。
为提高群众出行安全,该县开展“城区社会治安大巡逻”。以机关系统党委为单位,组成党员干部巡逻队,对县城区主要街道和重点区域,分段包干,分区负责,长年开展夜间治安巡逻。全县党员干部参与巡逻3.3万多人次,共处置各类案件365起,配合公安部门抓获犯罪嫌疑人38个,街头“两抢”发案率下降了63%,城区治安大为改善。2012年上半年民调工作全省排名45位,比去年同期前进13位。
“规范服务”惠民生
在创先争优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该县按照工作开展 “有机构、有场地、有规划、有机制、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产业、有设施、有考核”的规范化要求,开展基层党组织阵地标准化建设,对农村党组织阵地进行统一规划,对活动中心进行统一功能分区及标示设置,并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公交、供水、供电、视讯网络等提质改造,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了242个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全县13乡镇全部开通公交车、87%的行政村实现开通到县城立公交车,基本实现了10分钟到乡镇、20分钟达县城、30分钟上高速。
为切实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该县大力 “清洁绿化攻坚” 战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及公共服务的延伸对接。各级党员干部带头植树1100多万株,造林育林16.9万亩,筹体各类资金3.26亿元,拆除杂房、旧宅19.6万平方米,拆除旱侧2316个,兴建水冲式及公用卫生间3168个,建成小游园329个面积41.2万平方米,兴建村级规范化“政务小超市”268个,农村医保、社会教助、计生、国土信息采集与申报审核等管理,可实现足不出村“一站式”办理,90%以上的行政村基本达到县级卫生村标准,绝大部分行政村开通了远程教育和政务联网服务。近年来,嘉禾县顺利通全国卫生县城复检验收,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城乡一体化示范县”、全省经济发展十快县等荣誉。
来源:嘉禾网
作者:李茅升
编辑:邓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