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夕阳如似朝阳红

来源:嘉禾网 作者:雷源忠 编辑:邓和明 2012-11-16 11:46:07
—分享—

  抗日战争中期的一九四一年六月,我从家徒四壁、上无片、下无插针之地的毌亲怀中走出来。五代人中全都目不识丁,可父亲为了使我脱盲,就勒紧裤带、咬紧牙关让我读完了小学。但由于那时刚解放,我们县仅有一所办在县城的初中,居住在边远山村、且只有十二岁的我,要翻山越岭走六十多里路想去报考初中(考取率为五分之一)谈何容易,想读初中也只能望洋生叹。无缘攀登中学大门,那只好在山村里破晓负粪出,戴月荷锄归。昼夜修地球,粉身碎骨无怨悔。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春风吹醒英雄梦”,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使如饥似渴的人民久旱逢甘雨。党的好政策,也令我如虎添翼。经过十来年的日夜兼程打拼,使从小吃苦长大、却己到了不惑之年的我崭露头角,终于成了当时全乡小有名气、独一无二的万元户,过上了小康生活。

  九十年代末,修了一辈子地球即将到花甲的我,不但沒把地球修整好,反被地球把自己的身体整坏了,一连串的问号在我身上打得滿滿的。我不得不已腾出一只手,边生产劳动边寻求健身健康之路。

  慢性病那就得慢慢休养。闲来无事的我,于是不惜重金、花了许多钱,走了许多大小城市,购买了数千册文学文艺方面的读书、订阅许多文学报刊杂志,挑灯静下心来阅读并细细体悟。因为童年时老师教给我的那些字,在几十年的劳作里,已有多半在我不知情之中又被老师要还回去了。因此就又买回了小学生字典以及几套几百元的大词典、辞海当辅导老师。我遵照孟子的“天降大任於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之法调身调息,以毛泽东“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气魄煆练身体,学李白“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的豁达人生。也许是笔落袪风湿,诗成驱鬼神,而后,又“纸船明烛照天烧”送瘟神。身上的病痛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消逝。

  谁又能知,通过读书这一招,还使我収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是读书激活了大脑细胞分子,开发了大脑智慧和潜能。于是我突发奇想、异想天开,妄以踩泥的脚登上神圣的文学殿堂大门,于是我便偷闲挥毫泼墨起来。

  稿纸被我一张又一张地挥霍浪费,圆珠笔心内的墨水一支支被我掏空吞到肚里充饥,写出象鬼神鬼符样的字,瞪大眼逼我天天晚上搔头抓耳夜难眠,便又爬起身来再写。“不是一番寒澈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功夫不负有心人,班门弄斧十多年后,我终于有了些収获。先后在县以上及全国文学征文大赛中,共获一二三等奖三十余篇首,其中《推迟的婚礼》在2008年获县“国策杯”征文大赛一等奖,在中国作家世纪论坛会中,小说《人权与狗》荣获全国作品评比一等奖,诗歌《归根》在首屆“西柏坡杯” 全国大奖赛中获二等奖,长篇小说《血染雪梅红》在由市里举办的“国庆六十周年” 征文大赛中,该作品是我们县唯一获小说类的奖。省市县电视台纪者曾先后专来我家採访,並连绩几晚在电视台播放。出席了第二屆县作协代表会,吸収为市作协会员。《寻梦》一书已收入“神农文从”,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

  “丹青不知老将至。”过了古稀之年后,我腹中虽有书万卷,然身外之钱却无分文。只有精神越来越富有了,我晚年的幸福就是在字间行里找回找到的。我在人生道路上,两大时期里制造出了两大香,青壮期我用双脚在田里踩出了稻花香、老年后我用双手在宣纸上编织出了油墨香。

  人类世界就是个大慱物馆,人生一世为的就是在人生慱物馆里留下点什么。但愿我写的某首诗、或某篇拙作能陈列在人生历史博物馆,千百年后,能令子孙后代品阅品味。

来源:嘉禾网

作者:雷源忠

编辑:邓和明

阅读下一篇

返回嘉禾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