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连夜几场小雪将湘南大地的冬意给拌浓了,偕妻子乘兴踏雪苏仙岭,几株腊梅在冰雪中格外的靓丽扎眼,让游客纷纷止步与之留影。在这冰天雪地中梅花独步风骚,傲立风雪,为天地间增添多少趣味,因此我想,梅花恐怕是众芳草中独受文人墨客倾爱的,与其相比丹桂、秋菊、兰花、荷花都逊色多了。
南朝皇帝萧衍的一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唱出了多少女孩那浪漫羞赧却又怅惘感人之情。
而诗人王摩诘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寥寥几笔,梅花的冰心傲骨高洁品格却跃然纸上;其与故人半问半答一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写的生动活泼,极尽怀乡之意,而其对寒梅的热爱也都在诗中了。明人徐渭的《王元章倒枝画梅》虽指王冕画技超群,然梅花那“皓态孤芳压俗姿”的品格亦流露笔底了。
陆放翁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怕是诗人满腔热血报国无门却饱受投降派打击排挤的一种愤懑怒斥吧。而毛主席那“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则反义用之,写出了梅花那不畏严寒独处众花的美好品格,写的生机勃勃,春意岸然。而写的最温馨的莫过于有“梅妻鹤子”之谓的林逋了,他那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看似信手捏来,用辞平淡,却字字玑珠,真可谓妙手天成,恐怕后人无出其右者。
宋人梅尧臣那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则表达了出了一种深厚的哲理。是啊,但凡人有优劣,物有短长,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者,因此做人不能以己之长度人之短,更要学会发挥自己优势扬长避短,才会有所收获。
梅花是那样的妩媚那样的纯洁,她飘零入土,多少人为之叹息为之不忍,以诗奠祷。《红楼梦》里有林黛玉葬花一节,清人龚自珍诗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则写的妙,启迪人心,化悲痛为力量。宋人刘克庄那首《落梅》写的“如泣如诉,幽恨万分了”(王国维《人间词话》评语)“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看看,每一朵梅花在诗人笔下都是极富心灵的鲜活生命,字字泣血,句句深情。“乱点莓台多莫数,偶粘衣袖久尤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无主张”这郑是对腐朽封建统治阶级戕害人才的有力抨击。清人梅庚一首“闻说绿珠殊绝世,我来偏见坠楼时”将落梅写的神姿绝世,令人称奇。
梅花盛开在冰雪肆虐的冬季,不与群芳争艳,独出一格,岁寒三友,我以为寒梅为首。做人当外修青松伟岸挺拔,内似寒梅之冰洁内敛,可矣!
来源:嘉禾网
作者:廖冲
编辑:邓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