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珠泉亭凭栏赏“珠泉”

来源:嘉禾网 作者:刘元伟 编辑:邓和明 2013-03-13 17:31:11
—分享—

  驻足远观,望亭檐腾空,仿佛黄黄金冠,临近凭栏,赏泉水汩涌,酷似累累贯珠。3月9日,我前往湖南嘉禾县城内“珠泉亭”一游,留下很深印象。

  珠泉亭座落于嘉禾城中心珠泉西路南边、老城区北街珠水巷头,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后多次修葺。亭侧有一泉名珠泉,水从泉底砂砾中如串串银珠涌出,泉水晶莹清澈如镜,若是明月当空,映在水中,一轮涌起金光闪烁,被列为嘉禾八景之“珠泉涌月”。可惜我到游时是在春光明媚的上午,没有等到明月当空,但让我难以忘却是,那泉涌如珠,清澈甘冽,那亭联是泉,婉转励人。

  珠泉亭的东面前边是一个小广场,花卉竞开,热烈灿烂,杨柳婆娑,妩媚悠扬。珠泉亭在阳光照耀下倜傥伫立,直柱飞檐,门匾上是嘉禾籍开国上将萧克题书“珠泉亭”,两侧立柱上嵌刻旧联:“逢人便說斯泉好;愧我無如此水清。”据记载,旧联为当时知县达麟兴在“珠泉书院”增建珠泉亭时所撰,旨在警示学士“正谊、明德、端品、进业”,后任院长黄云汉所撰“珠自辉,玉自媚,怀抱有真,一出便为稀世宝;泉名廉,水名让,鉴观不远,他年应记在山清”,也是劝人为学为真、为廉为清。嘉禾县于1986年重修珠泉亭,在西面园柱上新撰一联:“亭高隻為騰空近;泉好皆因愛土深。”或古或今,品泉评亭,无不让人深思为学要勤、为人要真,服务社会、不忘根本。

  珠泉亭下是一泓泉池,有近一百平米,呈两个“半月”形,“大半月”套着“小半月”。进入亭中,凭栏细看,泉水清澈见底,池下细沙可数,水藻青绿飘扬,虾鱼嬉戏穿梭。在三四平米的“小半月”泉池中,一串一串珍珠般的水泡从沙石中渗出,忽快忽慢,时大时小,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泉泡有声,“噗啵”悦耳,当地人们说像筛米,故俗叫米筛井水。凝神于这泉这亭,彩云倒映,扑朔迷离,亭楼倩影,幻影浮光,泉亭合一,交相辉映。走近“小半月”泉池,捧一掌泉水,清澈晶莹,气味甘甜,吸中下肚,清醇甘冽,心旷神怡,难怪当地民众用珠泉水做豆腐,用珠泉水酿美酒,用珠泉水洗衣服,珠泉水孕育着一方人。

  珠泉水有三大特点,水涌如珠,水甘如露,水流如奔。泉水的流量很大,方便了当地居民的日常洗濯,水渠沿老城北街珠水巷曲折往南流淌,经北正街后在东街桥下街与从经西街流来的丙穴水和从人民北路片流来的盘江水相汇合,一起经过污水处理厂后注入城东面的麻地河。我想,一座城的壮拨,总有山的支撑与水的滋润。嘉禾这座县城,东有鳌峰神塔、西有晋屏山峦为傲骨,远引盘江水库水、近吸丙穴岩层水、内涌珠泉地下水为灵脉,所以成为“禾仓堡”。嘉禾这个县,东有黄牛岭,西有南岭山,长有钟水河,大有黄狮江,“两山两水”才赢得“天降佳禾,神农教耕”。

  因“珠泉涌月”而闻名的嘉禾,现有饮誉三湘的历史老校——珠泉完小,有拨地崛起的新兴名校——珠泉中学。2012年3月,嘉禾县在撤乡并镇中将原有的城关、钟水、石羔、莲荷四个乡镇合并为一镇,取名“珠泉镇”,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排头兵。近几年中,嘉禾县在老城之北,规划建设着新城区,引领全县城乡一体化建设,2012年12月召开的“郴州市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暨现代农业产业化工作现场会”,已经见证着嘉禾人们正向小康社会健步进发。

  “珠泉涌月”,看来,嘉禾人看准了“珠泉”,也势必会“涌月”。

来源:嘉禾网

作者:刘元伟

编辑:邓和明

阅读下一篇

返回嘉禾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