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离别的温馨

来源:嘉禾网 作者:廖淑珍 编辑:邓和明 2013-03-20 09:06:17
—分享—

  春节,漂泊在外的朋友回家了。

  虽然是极熟的朋友,我们都曾青春张扬地度过了高中的美好时光,可因为大家平日都忙着自己的事务,有的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小城,倒是终年难得一见。偶尔在电话里相遇,也无非是几句寻常的问候话。倒是常听说谁谁谁喜结连理喜得贵子,谁谁谁家又有新居乔迁的喜讯。

  大年初四约好在相思大排档相聚,班长还是像以前一样豪气,要了两箱脾酒,打算与老朋友老同学执瓶而饮。桌上的烤鱼、小菜成了下酒菜。席间,男生倒是不见外,畅饮漫淡,不像是老朋友老同学相聚,倒像是自家兄弟。女生是倾听得多,多以饮赏的目光看着他们豪饮。大家毫无顾忌地畅谈欢笑,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我们成了最亲密的兄弟姐妹。

  其实,友情也好,爱情也好,久而久之,便会转化为亲情,有如手足一般。

  说也奇怪,和新朋友谈工作、谈生存之道、谈人生道理。和老朋友却只话家常,谈生活中细细碎碎的琐事,调侃她的喜与忧、得与失。很多时候,和新朋友出去,一路并排而行,时常关注着朋友的需要;而和老朋友一起去逛街,相互搂着肩,朋友的眼神、动作已传达了她的喜与忧,即便一路默默无语,也倍感温馨。这个时候,心灵的契合,已经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来表达。

  朋友谈了场恋爱,带着那男生欢天喜地地来看我们,老朋友颇能以调侃的语气打趣这场相遇与相恋。朋友偶尔做了个时尚的新发型,买了件潮流的衣服,还没敢在大街上穿出来,便邀我们在镜子前品评,我们也能以宽容的心态和趣味性的眼光看待这种改变。

  许多时候,生存的需要让我们差不多都在为别人而活。小时候,为苦口婆心的父母而活;读书时,为循循善诱的师长而活;工作了,又为许多观念许多传统的约束力而活。年岁逐增,才发现以前的岁月尽为别人而活,于是渐渐挣脱外在的限制和束缚,开始懂得顺应自己的心意,为自己而活;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在乎别人的批评意见,不在乎那些无意的流言或是恶意的诋毁。生活精彩的同时,胸中自有一番随心所欲的舒坦自然。偶尔纵容自己放浪一下形骸,却有一种恶作剧的窃喜。

  就让生活顺其自然吧,花开花落、月缺月满、草长莺飞,自有一份圆融丰满的喜悦.如此生活中,即使不是暮春三月,没有满目春意,胸臆也是诗情满满,自有一份相知相随的自在自得。

  夜色在笑语中落幕,离席时,老同学留下了彼此的联系方式,却没有问归期,因为这场离别之后,不知何时才会再有如许平淡惬意的相聚。

  也许只有经过了许多大喜大悲的岁月,历尽了苦痛伤感的年华,才会明白人生的聚散原是这般的自然与顺理成章。如此想来,便会珍惜每一次相聚的缘份,那离别纵有伤感也让人倍感温馨。

来源:嘉禾网

作者:廖淑珍

编辑:邓和明

阅读下一篇

返回嘉禾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