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跋 涉 者

来源:嘉禾网 作者:胡平山 编辑:邓和明 2013-06-03 09:05:38
—分享—

副标题:——“板凳老师”王晓文

  《跋 涉 者》

  ——“板凳老师”王晓文

  作者:胡平山

  一

  他——

  双手紧攥双拐、双拐擎举双腋;四只脚有节奏、很默契、艰难地、坚韧地向前挪动... ...

  他——

  双手紧夹板凳两端;双臂用力支撑身躯,双脚同时“跃”上台阶,六只脚分分合合,一级、一级,从一楼到二楼、三楼、四楼... ...

  他——

  双手紧攥双拐、双拐撑地,双腋使劲,双脚“跳”上板凳,立稳偏歪的双脚。伸高右手,在黑板上板书、勾勒... ...

  二

  “‘拇指’大的老师能行吗?”“肯定他家有大树,走后门进来的!”

  “连他都能当小学老师,那我岂不是能做大学教授?!”

  “我的孩子都比他高 ,不教他才怪呢!”

  难道学校是‘垃圾’收购站?

  ......

  三

  1978年仲夏黎明时分,一个婴儿第一声啼哭在幽静的小山庄——“砠头”上空怡然回响。

  砠头村三面油林环抱、蜿蜒飘逸;北面松柏参天、危峰兀立;庄前碧波荡漾、鱼虾嘻戏... ...

  许是父母饱尝了没有文化的凄苦,更祈盼亲骨肉有朝一日光宗耀祖

  出人头地,大字不识一箩的双亲执意要给自己的婴儿 取名:晓文——知书通文、明理达礼

  大自然鬼斧神工、精雕细琢出美仑美奂的山水画卷每时每刻熏陶着小晓文;父母的殷切期盼心有灵犀、潜移默化感染着小晓文......

  五岁那年,小晓文随父亲徒步到二十里外的桂阳燕塘姑丈家做客,见姑丈家的卧室墙上挂着一把二胡,好奇的晓文拉了几下,琴声悠扬、煞是好听,便冲着父亲非买把不可!爽快的父亲满口应承。(小晓文蹦蹦跳跳独立徒步四十里!)

  孟夏时节,父亲正好到郴州出差,拉了满满一卡车猪饲料、禽畜药,挨门挨店打探,寻找二胡销售处。不料,老天爷骤然拉下脸:狂风呼啸、雷电交加,瓢泼大雨顷刻一古脑倾泻下来......

  父亲很快成了“落汤鸡”,却全然不顾。终于在一家不太起眼的店面买到了一把二胡,跳上车:天哪!再迟半分钟连人带车全淹在洪水中!

  小晓文听父亲讲述二胡危险的经历,边调琴弦。奇妙得很,小晓文竟无

  师自通,拉起来像模像样,当晚就学会了拉《东方红》。

  父亲脸上绽开了笑容。

  小晓文很想上学。

  山庄的学校还算新建。说是新建,其实也是拆改建,一间青红相间裸墙教室外加一条裸柱走廊,屋顶盖的全是老祠堂的陈瓦。

  要说起来,只有刚发的课本和上课的女老师是全新的:漂亮、年轻,还

  有浓浓的香味呢!

  上课铃响后,女老师全神贯注地上课。窗台上慢慢耸立出一个“小方球”:“国”字脸、高鼻梁、浓眉大眼,眼神里分明流露出读书的强烈渴望......

  终于有一天走进了学校,小晓文十分兴奋。放学回家,便立刻找来长板凳当书桌,矮短板凳做椅子,将课本“1”字排开,一一品赏:课本上的小朋友在写字、画画、弹琴......这些都像磁铁般,吸住了小晓文好奇的眼球。

  从此放学后或星期天,山崖上、松树下、鱼塘边、小溪旁,活跃着小晓文快乐的身影。

  小晓文画山崖里头戴斗笠的蘑菇、小溪旁散发清香的野花、花丛中穿梭飞舞的蜂蝶;描庄后石山顶上松树挺拔、婆娑的倩影;勾勒庄前水塘中鱼将虾兵们活蹦乱跳的憨态;聆听小河流水“哗啦、哗啦”的韵律......

  大自然的灵气在小晓文身上得以聚集和喷发,加之勤奋,小晓文的二胡、字画迅速上进。

  一九八六年六月一日,在学区国际儿童节联欢会上,小晓文表演的二

  胡独奏《莫愁》委婉动听、满堂喝彩,荣获一等奖。

  上小学二年级时,小晓文明显感觉双脚不适,只得停停打打:二年级下期休学;三年级下期又是休学,之后不得不休学两年。到处求医问药,病情久治不愈。后赶往长沙湘雅医院诊断为“畸形骨炎”。(也是小晓文硬撑:几年前与山庄上小伙伴玩爬山比赛时,为了抄近路掉进石坑里摔伤了双腿,而不愿禀报父母留下了祸患,乃至一辈子的遗憾!)医生会诊决定:把父子

  俩同时推上手术台,从父亲右盆骨中截下7寸长的盆骨,嫁接到小晓文的双腿上。

  手术很是顺利,小晓文的腿病算是治好了,可是为了治病前后花去三万多元,这无疑是个天文数字!负债累累,雪上加霜:小晓文双脚偏歪,脊背、手臂扭曲、重度畸形,本已矮小的身材再也不见长高!小晓文成了小小文,最后干脆就叫小文!命运开了一个大大的、永远缠绕小小文、挥之不去的玩笑!!

  现实铁板,命运袭人,玉皇大帝似乎也束手无策。小小文咬咬牙:首先想到的还是读书。

  父亲带小小文到行廊村小报名,结果遭拒绝,理由很简单却很复杂——残疾!

  倔强的小小文一肚子火。父亲只好带他到镇上中心完小碰“运气”。时值一位李姓(名枝雄)学区主任对小小文早年“六一”联欢会上精彩演奏记忆犹新,倍生爱怜,说服班主任,接纳小小文就读四年级。

  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小文看到作文题目《我的家乡》发愣:二、三年

  级只读了一半,尔后患腿病东诊西医又休学两年,就连原本打过交道很熟悉的汉字、词语都陌生不少,更何况遣词造句、整段成章呢?家乡景色美, “茶壶煮饺子”呀!

  试卷发下来,吓傻了眼:51分!作文老师照顾性的优惠给了10分。老师委婉地“警告”:“下次考试千万别拖全班的后腿!”

  小小文暗暗较劲:除了每天早读第一个走进教室外却又拖了很许多“后

  腿”:下课点响后,最后一个走出教室,晚自习最后一个“关灯”,最后一个就寝..

  语文第二单元小考,小小文跻身班级前五名;期中考试第二名......令老师、同学刮目相看。

  两年后,县上组织举行小学毕业统一考试,小小文的语、数成绩分别达108、120分(附加题各20分),超出县一中初一新生保送录取分数线26分。小小文欣喜若狂,美滋滋地想象录取通知书的鲜艳、芬芳......

  盼黎明、盼黄昏、盼月亮、盼星星:

  “竹篮子打水上山——一场空。”

  “残疾”——原因还是出奇的复杂而无奈的简单。、

  老小不大的大小文再次哭了!!这次哭的更惨、更揪心:整个身躯像是坠入万丈深渊,情感世界一片昏暗、冰凉、万念俱灰;整天整夜,不言不语、不吃不喝、不动不拉。几波下来,本已虚弱的身子骨更显单薄。

  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难道我儿就这样?!!......不行!

  父亲要上成绩单,来到嘉禾三中办公室,跪在校长面前,恳求恩典,校长震动之余,答应试试看。父亲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父亲匆匆往家赶,把这“天大”的喜讯“报告”昏睡在床的儿子。小小文慢慢睁开了紧闭的双眼,瘦黄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一丝微笑。

  翌日大早,父母、小小文一行赶到三中办公室,寒暄几句后,随学

  校后勤管理员来到学生寝室:小小文被安排睡双层床的下铺。父母给

  小文整理好被褥、蚊帐,嘱咐安慰一番,然后用深情的目光,久久凝视着自

  己的儿子。小小文内心一震,似乎读懂了父母的眼神,两行热泪刷刷下流:

  “爸、妈,放心吧,我一定努力!”

  小小文深深懂得肢体缺陷意味着什么。

  “假如心灵随之倒下,‘双残’则肯定完蛋”!

  “心灵应该选择振奋。”小小文暗自发誓。

  “勤奋弥补残缺,毅力征服世界!”

  于是乎,除了吃饭、睡觉,小小文总是在温习功课、练字、画画......

  三载初中学习,小小文创下了三个全校第一:

  (1)学习成绩:全校年级第一;

  (2)书法比赛:(包括行、隶、楷书)全校第一;

  (3)美术比赛:(无论简笔素描、水粉、油画)连续三届全校冠军。

  小小文的书画作品代表学校上县参赛、代表县上市、代表市上省参赛均获一、二、三、等奖。

  每逢节假日,小晓文总要到山庄老堂屋去,独自静静地审视堂中央的石

  柱:她可是立庄的“元老”,是山庄兴衰荣辱最有权威的“见证人”她历经沧海桑田、百载沉浮:线条平了,棱角钝了,柱面凹陷下去了,可石柱依然刚正不阿、顶天立地、矢志不移岿然不动,不正是人需要的一种精神力量么?小晓文萌生了一个念头:以“正气”为题画一幅《石柱正气图》。

  一九九六年六月,全省初中毕业会考,填报衡阳艺术学校工艺美术专业的就有2300多人,只有区区35个指标。小小文“过五关,斩六将”经文化考

  试和专业理论、实践测试跻身十五强已相当不易。成绩公布,全家人沉浸在

  幸福的海洋中。小小文也觉得有盼头的日子从此拉开帷幕:

  面包会有的,

  房子会有的,

  一切......

  一天,一个星期,十天、二十天,一个月......全家人度日如年,心焦如焚......六十轮日月更替,通知书还是石沉大海,渺无音讯。

  小小文及全家隐隐伤痛。阴云笼罩在全家人的心头及陋房上空。

  “活着为什么如此艰辛?残疾人是不是人?!”

  这次小小文真感觉人生已经到尽头,只有一死了结这一切的一切——到了天堂,见了上帝就可以无忧无虑、没有挫折、没有悲伤、......

  妈妈好像也绝望了,可一想到自己身上掉下来的骨肉如此遭难,自己不疼谁疼?便噙着泪花安抚小小文:“妈妈养你一辈子!”

  父亲面带愠色,沉默不语,心里盘算:这把老骨头,豁出去了!

  小小文双腋夹撑着双拐,四只脚一颠一跛一直往衡阳艺术学校招生办公室艰难挪动。......

  一打听,果然不出所料,学校也爱莫能助,恼怒的父亲索性来了个“卧地三尺”,父子俩在地板上连续睡了三天三夜。

  第四天中午,美术专业的一位教授(后成为小文的班主任姓曹过来询问了解一些情况后,建议父子俩到当地民政部门、县市领导机关打个证明来。

  7

  小小文四只脚艰难的往回挪,到嘉禾县民政局、县政府签署意见,然后上郴州民政局盖章,马不停蹄,双腋夹撑双拐,怀揣一线

  希望重新回到衡阳艺术学校。踏破铁鞋、磨破嘴皮,并打地铺一星期。

  父子俩“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毅力震动了全院上下,院领导碰头,专题研究小小文就学问题。后一致同意接收小小文为工艺美术专业学生。

  小晓文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创作欲望更为强烈,也正是重重磨难,锤炼出激情韧劲、碰撞出灵感火花。他的作品源源不断出炉问世:

  他的书法作品《枫桥夜泊》等荣获了学校一等奖、衡阳市书法大赛二等奖。

  他的素描《木雕》等在学校获奖并展览。《木雕》裂纹优美、自然,显示年代久远;龙凤活灵活现、蜿蜒盘旋,“好汉不减当年勇”观者惊叹叫绝,此画荣获衡阳市书画大赛优胜奖;

  国画《国色天香》:仪态万方、风姿绰约、醉了蝴蝶、醉了观

  众,荣获省文化厅“新苗”奖。

  小小文的作品更多的是关注家乡、情系大自然:

  水粉画《石阶》、《山村一角》、《松林》、《农舍》《根》等从不同角度、刻画了山村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小小文对家乡故土深深的眷恋。

  油画《莽山秋色》、《飞天山睡美人》、《林间春韵》等则是 多年神往积淀、呼之欲出的或淡雅或浓烈的自然山水画卷。《林间

  春韵》那河两岸高大的松树之间绿意盎然、水雾缭绕、流水淙淙、

  花朵簇拥、霞光万道,令人神往陶醉。

  说起创作油画《故乡的石柱》,平日寡言少语的小小文却头头是道:“她在我心中孕育了好些年,原题为《正气》,随时间流逝,总觉得标题过大,过于直白;静心思索良久,最后定为《故乡的石柱》。就让观众自己去品味吧!”

  此画寓意新颖、取材独特、笔触细腻、意境深邃、一到长沙参展,便荣获省级优秀创作大奖。

  一九九九年元月,小小文以优秀的文化成绩、优异的工艺美术专业理论、实践答卷顺利取得了工艺美术专业毕业证书。

  四

  路在何方?

  回到家,看到年过半百的双亲又平添了许多皱纹的脸,想到双亲为自已耗费了大量心血,想到落下的一屁股债,小小文又一次哭泣:“至少我该养活自己了。”

  阳春三月,“小小文”只身闯荡江湖,先后到耒阳、郴州等地打工,做室内装修、家具(沙发)设计等。

  同年六月,小小文南下广东中山。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朋。

  白天,四只脚到处跑工作;晚上,天当房、地当床、月光顶蚊帐、树影作被套,住宿马路旁;蚊虫叮咬、饥饿劳累、几天几夜没合眼

  人瘦几圈成“猴王”。

  小小文孤注一掷,从衣兜里仅有的三百元“保命粮”中掏出两百,批发“小人书”:

  铺薄膜、摆地摊,

  顶炎炎烈日、熏腾腾热浪,

  忍十分冷眼、吞万般坚辛,

  汗水、泪水交织,孤独烦恼相伴。

  深夜,小小文辗转反侧,苦苦咀嚼......

  苍穹恢恢、疏星闪闪,

  大地茫茫、灯火点点,

  面包何寻?房子哪觅?

  情归天涯?梦圆海角?

  在胞兄的资助下小小文到东莞开办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小书店,前后经营不到半年,亏损6万多元,只好卷铺盖回到老家。

  五

  公元二000年九月,小小文成为幸运儿——党的关怀、国家政策的倾斜,小小文勤奋上进所具备的个人素质和才华碰撞出一抹灿

  烂的朝霞——通过 笔试、政审被招录为正式国家教师——执教于小文的母校——行廊镇中心完小。

  消息不胫而走,校园里、社会上霎时爆炸了一颗“原子弹”:

  “......... .............................”;“............................................”

  “.....................................................................”

  “..........................................”

  “..........................”

  “好戏在后头!”

  疑惑中带着讥讽,愤懑中夹杂着嫉妒,顿时像冰雹一样,不断砸向小文。

  小文老师沉默不语,他唯一要做的、能做的:用毅力、实力证明自己:让冷嘲热讽不攻自破,让怀疑困惑无处遁形。

  他婉言地谢绝了校领导的关照,教师例会上他请愿执教二年级语、数包干,并立下“军令状”。

  第一堂课,当四只脚的小文老师出现在教室门口时,安静的教室顿时“沸腾”了:怀疑、惊异、尖叫、几十双眼不顾一屑的神情......

  只见小文老师轻轻从讲台底下抽出一条板凳,双拐撑地,偏歪的双脚“跃”上板凳,一不小心摔下来,同学哄堂大笑。小文老师还是沉默不语,又一次双拐撑地、双脚跃上板凳,站稳,将双拐并排靠放黑板前方,伸高右手,在黑板上方写下“同学们好”几个柔韧飘逸的隶书大字,然后,快捷地将自画像勾勒在黑板上。顿时,教室里每个同学屏住呼吸,惊叹老师的才艺,内心敬仰油然而生,小文老师随即转身,很平静地简要地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身世”,并表达自己愿与每个同学交上好朋友,共同学习进步,同学们不约而同的掌声经久不息。

  下课后,全班同学争先恐后“包围”小文老师,纷纷请求小文老师辅导学习书法、绘画......

  一个学期下来,他所任教的班级,语、数统考人平分、及格率、优秀率均居全镇同年级之首。所有疑惑、愤懑烟消云散。

  放学后,节假日,小文老师的住处总是像赶集般热闹:前来拜师学画的学生络绎不绝,小文老师满心欢喜,热心辅导:从线条粗细,色彩搭配,色度浓淡、明暗对比,根据画种不同,详细而耐心讲解、示范。并免费提供纸研笔墨、颜料、从不向学生收取辅导费,还亲自下厨为学生提供中餐。(成家后,妻子李凤琴高兴“顶职”)

  多年来他一茬又一茬,培养了一大批美术爱好者,其中有的学生升入美术学院深造,有的小有所成。多年来为学生提供食宿、美术绘画原材料,他总共自掏腰包一万余元,也因此收获了学生的成功和家长的赞誉... ...

  桃李无言,下自成溪。

  十四年教学生涯,十四番冬春秋夏,(他双手紧紧抓住板凳两端,往上一台阶落稳四只脚,用臂力支撑全身重量,两只脚纵然一跳到板凳同级台面,然后几十遍、上百遍重复,从一楼直到四楼) “板凳老师”家喻户晓;板凳精神,人人皆知。历经十几载的重复、强化锻炼,近些年小文老师已完全可以甩掉双拐,取而代之拐杖,也就是说:他已从四只脚行走向三只脚行走跨越一 大步,上下板凳“游刃有余”。(谁也未曾统计上下板凳多少回、上下楼梯多少级)

  十四载二十多个学期,他任教过小学大部分年级科目。在各级举行的各种比赛、竞赛、统考中,所任教年级科目均夺得一、二、三名,没有一次落下。

  强将手下无弱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所辅导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种书法、绘画大赛,每次、每项均夺得一、二等奖或一、二名。

  多年的教学实践,小文老师深感教师“一桶水”的重要,他就像海绵一样挤时间,努力“充电”:

  2002年他通过省高等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合格、计算机应用

  能力二级考试合格;

  2003年取得省级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考核高级证 ;

  2004年取得汉语文学专科毕业证书;

  他撰写的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选中获得一、二等奖。

  他本人多次评为校、镇、县、市“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被授予“自强不息的好楷模”、“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2010年荣获郴州市“教育明星奖”。

  “感恩”简单朴实的言语是小文老师动力的源泉。

  六

  好事多磨。

  小文老师早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

  有位好心的校长曾在教师会上宣布一个大胆决定:

  谁为小文老师保媒成功,学校包红包200元奖励!

  多年来,也有好多好心人为小文老师牵线搭桥,可大多以女方挥手“拜拜”。嘎然而止。

  也有例外。

  2003年下期,学校新来了一位小巧、俊俏的年轻女教师(堪称校花)钦佩小文的坚强、仰慕小文的才华,愿以身相许、厮守终生。

  小文内心很平静:这门不当户不对的 “畸恋”,怕是女老师一时心血来潮,更何况她能承受来自家庭、社会诸多压力吗?最后委婉拒绝了这份真挚的感情。

  光阴荏苒,夜深人静。小文点击小鼠标,寻找心灵的港湾。不经意间,与万里之遥的佳木斯一位女网友“撞”车了,两人相见恨晚。经过几 个月的网恋,姑娘执意要见见现实中的小小文,便坐了七天七夜的火车,飞到小文的身边。

  姑娘聪明伶俐,温柔贤惠。

  二千零四年金秋。没有婚纱,没有宴席。在简陋的学校宿舍里两颗心紧紧贴在一起。

  婚后的生活甜蜜而温馨,平凡却幸福。

  2005年的一天夜晚,小文从四里外的水冲岭村家访驾驶摩托车返回途中不小心翻车,小文双臂骨折。细心的妻子毫无怨言,喂食洗搓、端屎接尿,精心服侍两个多月。同一病房的病友及家属不约而同地竖起了大拇指,一茬又一茬被深深地感染、感动。

  现在他们又添了个可爱的女儿。

  面包会有的,

  房子会有的,

  一切会有的,

  七

  2013年放寒假这天,小文早早来到学校,陆续送别领取通知书的班级同学,突感身体不适,眼前金星直冒。同校老师见状立即拨打120电话,小文老师被紧急送往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随即被推进了重症监护室,经诊断为肺部感染伴随心脑缺氧。

  从龙年腊月到龙年除夕,从除夕团圆饭到蛇年钟声敲响,从新

  春临门的爆竹到正月十五闹元宵,从元宵到清明时节雨纷纷......

  时至今日,小文老师已在重症监护室“安然沉睡”2000多时;

  时至今日,小文老师白发苍苍的父母,无所适从的妻儿,欲哭

  无泪的兄妹、亲朋“不离弃、不抛弃、不放弃”,多方筹借资金30余万元(已耗空)。

  时至今日,每天尚需施救费不下3000多元;

  时至今日,小文老师顽强抗争、浴火重生,生命体征日趋平

  稳......

  八、

  早已退休的衡阳工艺美术学院的原小文班主任曹教授,闻讯后,第一时间,一路嚎哭呼唤,强行“冲”进监护室,看望小文;原美术专业的同班同学同时聚集在小文的身旁,当即为小文凑集1万多元,为小文祈福加油!

  ...............

  更令人欣慰的是:郴州市电视台、郴州日报、嘉禾电视台、嘉禾报社等诸多媒体非常关注小文老师,给予大力宣传报道和呼吁;

  ..............

  小文老师所在的行廊镇中心学校、行政、工会已在积极为小文老师募集善款一万两千多元。

  嘉禾县教育局、嘉禾县教育局工会已向全县中小学发出献爱心倡议。

  珠泉完小领导前往医院看望小文,送去全体师生的祝福和爱心善款二万四千六百余元;

  郴州市涌泉小学三十多名师生代表,乘坐爱心公交车前往病房看望、慰问小文,少先队员在小文病床前行队礼、送祝福,场面感人,并献上爱心款一万三千六百余元;

  百纳行地产公司90后员工两度前往医院看望小文并送上爱心款。

  嘉禾县教育基金会为小文拨出专款二千元;

  郴州市教育基金会领导前往医院慰问小文并送上五千元;

  嘉禾县残联、县总工会、行廊镇党委政府正积极筹划为小文献爱心相关事宜;

  不少热心郴州市民纷纷前往医院看望小文,并送上爱心款,而不愿留下姓名... ...

  ..............

  感恩天地痴

  执着鬼神泣

  善心铸重生

  大爱谱传奇

  九

  无论处所怎样变迁,居室环境怎样简单,小文陋室的正墙中央总

  是悬挂着一幅装裱古朴、蕴意别致的大型自画像油画——《跋涉者》:

  他双手攥着双拐、双拐擎举双腋,四只脚有节奏、很默契、艰难地、坚韧地向前迈步:

  身后脚下:阴霾晦暗;

  他面前一片汪洋:暗礁重重、波涛汹涌;

  远处;危风兀立、沟壑纵横;

  山那边:太阳的笑靥仿佛跳出了地平线,绚烂的朝霞染红了东方天,洁白的云朵镶上了光亮的金边;

  顷刻:山岳披红霞,水域泛银光。

  他昂胸挺膛,凝视远方....

  人生之路短暂而漫长,前方山高水险,每挪一步都很艰难;既然上帝赐予我凡身降临于世,至少能活,就得好好活;

  活着是一个旅程,努力前行,打造每个细节的精彩,哪怕是流星般地精彩,也就没白来世上一遭!

  ——小文心语

  板凳,平凡支撑缺陷;

  “板凳”老师”,骨感绽放丰满;

  执着、感恩、功底、梦想... ...

  铸嵌更别致、更厚重、更坚实、更高远的完美雕像!

  ——笔者手札

  2013年季春

来源:嘉禾网

作者:胡平山

编辑:邓和明

阅读下一篇

返回嘉禾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