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当人们徜徉在繁华的都市街头
您可曾想过
这种幸福的生活是谁给的。
乙:当人们漫步在花前月下的时候
您可曾想过
这种浪漫的日子是谁换来的。
甲:是他们 ! 是他们!
是他们用青春与汗水
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乙:他们是铮铮铁骨,
他们是巍峨昆仑,
他们是亿万华夏儿女的骄傲与自豪!
合:今晚,就有这样一群人们,
今晚,就有这样一群英雄的人们,
挺立在我们的身边。
甲:蒋荣伟,
一个英勇而又雄壮的名字
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
他以自己的七尺之躯,
在敌人的暗堡阻挡我军前进道路的时候,
是他挺身而出,
像董存瑞炸碉堡一样,
扛起炸药包不顾生死
一举炸掉了敌人的暗堡,
为我军扫平了前进道路!
乙:蒋荣伟,
一个荣光而又伟大的名字。
他的英雄壮举震撼了老山前线,
震撼了中央军委,
震撼了亿万华夏儿女们的心房
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等国内外几十家新闻媒体都争先报道
他的事迹被写进了共和国不朽的英模传。
甲:李义彬,
一位八十有二的白发老人,
可谁曾想到,
就是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
曾在抗美援朝的时候,
当兵三个月就上了前线,
当起了侦察通信兵,
担负起指挥部与战斗队之间的联络员。
乙:面对敌人的大炮和飞机,
李义彬出生入死一千多个日日夜夜,
每天穿梭在敌人的弹道弹坑之间,
把一项项艰巨的任务送往了一线,
把一个个胜利的喜悦送回了大江南北。
甲:李良德,
一位看似身材单薄的躯体,
人们或许无法理解,
他就是被人们称为法卡山上打战最多的英雄。
要知道,
在对越自卫还击战还没开战前,
他就作为部队的侦察骨干,
被一纸命令调往前线,
加入到先遣潜伏部队的行列。
乙:他每天都要面对死亡,
他每天都要忍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辛,
在猫耳洞里,
吃饭睡觉、屙屎屙尿全在一起,
雨天雪天、白天黑夜全然不顾,
在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为了战斗部队打好每一场胜仗。
甲:陈知兵,
一位和平年代的热血青年,
心怀满腔报国志,
从嘉禾红色革命老区,
走进了江苏滁州的绿色军营,
并以拳拳赤子之心撰写出人间大爱。
乙:2005年5月3日,
那是个令所有滁州人无法忘却的日子,
滁州铜鑫矿业有限公司发生瓦斯爆炸,
数十人生死不明,
陈知兵所在的消防大队接到命令后,
他置生死于度外,主动请缨,
带着防毒面具和十分有限的氧气
潜入到地下800多米深的坑道里,
救出了多名被困矿工。
合:英雄别问出处,
人间自有公道,
他们都是共和国的一等功臣,
但他们都居功不傲
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做出了自己的特殊贡献。
甲:蒋荣伟,
身为全国有名的战斗英雄,
转业回乡后,
便全心身地投入到全县的司法调解工作中
让一起起的纠纷案件迎任而解。
乙:特别是在近几年来,
他主动让贤后仍心系百姓,
回乡办起了一个惠民农场,
安排十多名中老年人在他的农场里做事,
让群众的生活一天天地好了起来。
甲:李义彬,
复原回到县财政部门后,
不管是在乡下还是在机关,
他都专捡“硬骨头” 工作,
不懂就学,几十年如一日,
使一位只读了两年书的小学生,
成为了助理会计师。
乙:退休回家后,
他仍然保持军人作风,
时刻教育孩子要多学习多做事,
不要给组织添麻烦,
要多给社会和人民做贡献。
甲:李良德
身怀一位六级伤残军人证回乡后
他却隐瞒伤情,
一直奋斗在县电信部门的一线抢修工作中,
给千家万户送去了快乐的银铃声。
乙:应病提前退休后,
他仍保持革命斗志,
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别人,
呼吁全社会都要关爱公益事业,
为嘉禾的社会风气好转做出特殊贡献。
甲:陈知兵,
这位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消防兵,
他没有忘记心中的梦想,
没有忘记父母和亲人的嘱托,
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和国的军官。
乙:宗旨在胸,使命在肩,
他们把拼搏与奉献作为了自己的座右铭
他们把追求与执着刻进了人生的风向标,
用们赤子之情铸就了军中男儿的无限风采。
合:今夜,星光璀璨,
今夜,感人肺腑,
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人民不会忘记他们,
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
他们永远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来源:嘉禾网
作者:尹振亮
编辑:邓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