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五彩普满“绣”田园

来源:嘉禾网 作者:尹振亮 编辑:邓和明 2014-06-03 15:48:01
—分享—

  嘉禾网讯(记者 尹振亮)走进普满,就走进了一座“开心农场”。

  站在烟波浩渺的寿竹洞里,收进眼底的是“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涝能排、旱能灌、机能耕、树成行”的万亩现代化标准田园美景。一条绿树成荫,花香四谢的金叶大道把一块块铺盖在寿竹洞上的天然绿毡毯连接起来。而到了每年的六月,随着烟叶的渐渐发黄,这里又成了一块块晾晒在寿竹洞上的天然金丝被。一位位穿梭于烟田间采集烟叶的阿公阿婆、大哥大嫂们则像一位位手拿银线的“绣花者”,把喜悦和笑脸都定格成寿竹洞上的一道靓丽风景。据普满乡的人员统计,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每年可生产优质烟叶3.5万担以上,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为当地群众人平创收3800元以上,被誉之为嘉禾的“粮仓、烟库”。2012年,成功承办了全国现代烟草农业现场会,是全国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全国万亩优质高产水稻连片种植示范区,打造了“芙蓉王”浓香型优质原烟供应基地和“寿竹洞”牌生态米品牌。

  近年来,普满乡为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把普满建设成为全市领先、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农业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和示范区,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期间,他们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通过产业带动、改革推动、项目拉动等办法,采取建立健全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协会+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农业农村,推行种、养、加大户集群模式,鼓励创办家庭农场、家庭林场、家庭养殖场。逐步在全乡实现了田园标准化、建房规范化、土地股份化、农业机械化、环境生态化、城乡一体化的“六化”标准。

  到2013年底,全乡年产烟叶3.8万担、粮食450万吨,农、林、渔、养殖业生产总值达7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826元,农业规模经营水平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农产品加工值与原值比达到2:1,农业科技贡献率70%以上,镇村规划率达100%,供水覆盖率达95%以上,公交覆盖率达85%以上,就地城镇化率达60%以上。

  从整体推动过程中,他们均在依法、自愿、有序的前提下,按照分类实施、分步推进的原则,组建土地流转交易中心,分别采取“石角塘流转模式”、“数据流转模式”、“ 集中流转模式”等方式,加快土地资源高效配置,把土地经营权变更为能自由流动的股权。

  在整个着力点上,注重自然生态,改造与利用并重;注重灵活布局,现代与本土结合,打造自身特色。利用万亩烟田、果园、花园、林园、菜园和水面等农业形态,融合农村风光、农家风情、纯朴乡风等地方特色元素,构建板块融合、三产联动格局,带动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统筹推进“三农”发展。

  俗话说:一枝独秀不是春。为使普满乡发出五彩之光,该乡党委政府又因地制宜,巧借人文做天梯,把发展现代生态林业、有机水果、花卉苗木、现代养殖等新兴产业与培育现代休闲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依托自然禀赋、倡导和美理念、做大做强农庄经济,并通过规划设计、建设提质、市场运营,将农业生产、民俗文化和旅游观光融为一体,打造翠竹、白鹭、绿烟、金穗、红花五彩生态园区。将普满乡寿竹洞周边的1.5万亩水田、5.8万亩林地、0.5万亩旱地、0.3万亩水面规划成一个整体的五彩生态乐园。目前,已投资1.5亿多元,重点建设了江里水库景区和金叶公园。

  徜徉在江里水库的沿岸,远山如黛,一座座连绵起伏,倒入湖中,令人遐想。凭栏眺望,翠绿醉人,微风沁人心扉,几千亩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偶有群鹭翱翔眼前,令人心花路放。

  行走在普满乡间,人们还可感受到城市人无法体悟的人文感受。在“蒙古包式”的秀才岭旁的葵花园里,一朵朵探头探脑的向日葵,就像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在群英山的科普园里,一种种叫得上名或叫不上名的绿色植物,让你觉得眼花缭乱;在千年古刹——观音山庵庙里,一颗颗虔诚的心都在神主面前沉静下来,祈祷着美好生活;在刘氏古祠、天坑奇洞、千年古柏、调塘瀑布等自然景区景点里,人们都会发出无限地感慨。

  为夯实乡村旅游体系,打造“五彩普满、万亩农庄”品牌,高效利用和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该乡还在近3年来,累计筹资2.56亿余元,对向阳、茶坞、桃元坪、车业等村的通村组公路进行硬化和油化工程;完成普满农业观光园一期核心景区、水电设施、绿化亮化、江里村景点化改造等建设项目;完成寿竹洞片区农田基础设施修整提质工程;完善气象服务、农机等设施;完成江里水库主干渠两边部份节点的绿化工程;启动茶坞、下午坪、旨贝、下庄、向阳、大元山农田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对群英山科技示范园进行提档升级和综合利用,新建秀才岭科普基地;完成各村的村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太坪、桃元坪、板贝、石角塘新农村建设提质改造工程;完成雷家新村、大元山、曾家旧村改造等规范农村建房工程等10大工程项目进行了包装和提质打造,拓展以乡村农庄和农民家庭为基本接待单位,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普满农家游项目,让人们在怀旧、采摘、探险、野游等活动中放飞心情,放飞梦想。

  与此同时,该乡还综合开发利用江里水库、观音山水库等水生态体系,积极扶持和壮大湘南苗圃千亩苗木基地,大力实施植树造林绿化工程。目前,全乡共新增生态涵养林5000亩,鼎力发展“庄园式”区域经济,实现农业生产、生态建设、民俗文化开发、新农村建设与旅游观光、休闲体验一体化。2012年,被评为了湖南省生态乡村,2013年,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郴州市园林式单位。

来源:嘉禾网

作者:尹振亮

编辑:邓和明

阅读下一篇

返回嘉禾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