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喜看珠泉“小村官”

来源:嘉禾网 作者:尹振亮 李海峰 李刚平 编辑:邓和明 2014-07-14 16:49:09
时刻新闻
—分享—

副标题:——嘉禾县珠泉镇基层组织建设走笔

  □尹振亮 李海峰 李刚平

  嘉禾县珠泉镇是2011年撤乡并镇后新成立的乡镇,有11.87万人,44个行政村,2350名党员。基层组织建设好坏事关各项社会事业的高速有效发展。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秉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原则,把夯实基础组织基础作为推动各项社会事业高速有效发展的重要抓手,实现了经济大腾飞,社会大稳定,民生大改善。近日,笔者深入该镇撷取了几位“小村官”的故事。

  “铁拐李”书记——李气锋

  “回锅书记”李气锋,村民又叫他“铁拐李”,是嘉禾县珠泉镇雷公井村的“头头”,身材干瘦,干起事来既霸蛮又利索,1999年到2006年,曾经担任过8年的村支书。当时,就是全县赫赫有名的“三个代表”先进个人。迫于生计,他主动辞职,又去广东石龙镇做起了他的轮胎生意。

  珠泉镇雷公井村毗邻县城,村民思想十分活跃,2012年10月,应全体村民呼声,8年后,他又放下一年几十万的收入,带着老婆回到老家,当起了“回锅书记”。

  回到村里,他抡起了“三板斧”。

  俗话说,村民要想富,关键看支部。于是,他结合本村实际,把上级党委政府的“条条框框”与村里的“村规民约”有效地对接起来,要求村干部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60多岁的村委主任李气英风趣地说:“跟他一起干事,你想身上白一点,那是不太可能。他每天就像‘野田鸡’,为村里的事奔来跑去的,一身黑得像非洲人”。

  “别看他个头不高大,做事霸起蛮来,我这一米七的个头都熬不过他。但我们都佩服他。”跟他一起上任的村干部李气国每次说起他就有讲不完的事情。

  雷公井村,背靠湖南省森林公园——南岭林场,村后有400多亩肥沃的耕地,前些年,因中青年人都外出打工,有近300亩的稻田都长满了茅草,让人看后痛心。2013年初,他找县农业、水务等部门要政策,把村里400多亩肥沃的耕地变成了全县的优质稻试种基地。刚开始时,村民不信,怕吃亏,他就组织村支两委班子成员率先承包280多亩做示范。今年,见种优质稻的农户赚钱后,全村的优质稻种植面积也由去年的300余亩,增加到了580多亩。

  雷公井村,在清朝道光初期,该村先祖共建造堂屋26栋,大屋30余间,青石板路、风火墙、古雕饰等,至今仍保存完好,传承了我国古民居传统建筑艺术风格。整个村庄布局合理有序,整体建筑朴实大气,局部装饰精细美观,建筑艺术与实用功能结合得十分完美。于是,他慧眼识珠,筹资近百万元对古民居进行修缮和保护,并邀请策划团队,专门成立了民俗风情文艺小分队,把本村沿袭几百年的嫁女伴嫁歌、花灯、做米豆腐、抖糍粑、纺棉花等习俗传承下来。目前,该村的古民居打造项目正在申报全省的古村落。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古民居将在现代文明中焕发新的光彩。

  “蔬菜王”书记——曾国华

  几次到嘉禾县珠泉镇沙仁村找村支书曾国华,村民们都是一句话:“到他的蔬菜基地去找。”在村里,很多人都称他为“蔬菜王”书记。

  7月13日,笔者再次来到他的蔬菜基地现场,他正在组织人员给广州市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来接货的车主装菜。曾国华介绍说:“这是他们富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给菜农销售有机蔬菜。基本上两天要销售一车蔬菜到广州的几个大公司。”

  嘉禾县珠泉镇沙仁村是个具有百年种菜传统的村庄。过去,村民在本地市场遇到风调雨顺时,蔬菜供大于求,卖不出去;遇到九旱无雨时,蔬菜供应不上,没得菜卖,为打破过去那种“小打小闹”、“各自为阵”的种植格局,自2010年起,曾国华放弃自己跑运输,每年几十万元的收入,自发筹资成立了嘉禾县富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成立后,立足上规模,种有机,拓市场,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宗旨,统一购种、育苗,统一进行技术指导,严格按照市场需求种植和提供高规格的有机蔬菜去抢占市场。目前,该合作社已吸收石桥仙江、石羔瓦窑头、钟水苟卜洞、安宁等村的蔬菜专业种植户达315户,蔬菜种植面积达1880多亩,逐步形成了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

  珠泉镇沙仁村蔬菜种植大户廖泽民在谈到做外贸蔬菜的感受时说:“我家祖祖辈辈种了上百年的蔬菜,以前就不知道把菜卖到外面去,每年蔬菜旺季一到,种出来的菜就给来倒河里喂鱼,白辛苦了。现在好了,每天把菜摘回来,挑到公司过秤后,就装车给钱,多省事呀。”

  “倒插门”书记——李祥华

  在许多的乡下农村,称上门女婿为“倒插门”女婿,而在嘉禾县珠泉镇下车村,村民们却称李祥华为“倒插门”书记。因为,李祥华是镇里的下派干部。

  下车村地处两市三县交界处,社情复杂。2010年,因村里的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导致村支两委班子成员被集体免职,村民上访、投诉不断,全村3大房头各自为阵,宗族观念十分明显。面对如此“烫手山芋”,镇党委政府领导把在下车驻队的年轻干部李祥华推上了“风口浪尖”,下派进村接任村支书。

  2011年1月上任后第一次开会,李祥华本想听取一下大家的意见,没想到全村33名党员,只到了24名,且与他年龄相仿,30岁左右的只有2个,思想上一时无法沟通。会上,大家都是发发牢骚,讲些风凉话就走了。会后,有人告诉他,许多老党员都说他是外村人,不能来当这个书记,失了下车村人的脸面。

  “解铃还需系铃人”。鉴于此,他便在两个月内,把全村33名党员和40多名在村里讲话有一定威信的人都走了一遍,呼声和意见,整整记录了两大本。

  “症结”找到后,他首先通过会议形式,制定和完善了一套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和发展思路。走访中,群众呼声最大的是没有公堂,老百姓办喜事、大事很不方便,他跑上跑下,筹措资金75万元在2012年底,建成了集村级办公和村民议事集会于一体的下车礼堂。

  村里的村容村貌脏乱差现象严重,他结合全县开展的清洁亮化工程,给村里聘请了两名卫生保洁员,全天候对村里的卫生进行清扫和转运,给村民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村里到了晚上,都是黑灯瞎火的,村民出行不方便,他又想方设法筹资6万多元,给村里购买了150盏路灯,点亮了全村。据该村文书詹建新统计,李祥华当书记两年多,已为村里筹资不下100万元,他能喊出名字的村民不少于400人。五组70多岁的李树成老人说:“祥华书记虽然年纪轻轻,但做起事来,却是一把好手,真希望他能在我们村里多干几年才走。”

  一件件的实事好事,既让村民看到了希望,也消除了群众心头的疑虑。到2013年底,全村工作又从“重管村”转变成了“红旗村”,成了全县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李祥华个人也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等。

来源:嘉禾网

作者:尹振亮 李海峰 李刚平

编辑:邓和明

阅读下一篇

返回嘉禾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