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化地迅猛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如何创新方式,使各项工作任务不留死角,实现全覆盖。春节过后,笔者在嘉禾县龙潭镇找到了“注解”。
搭建好网络平台流动管理全覆盖
该镇是个农业大镇,外出流动党员人数多、分布广、学习教育难度大。如何做到外出流动党员人不在家乡,却政治思想上常常受到教育和洗礼,该镇借助县新闻中心的网络优势全力打造——龙潭新闻网。并在近年来充分利用龙潭新闻网搭建好网络平台,开辟了党建教育平台,为全镇821名党员创造了不受区域、时间限制的学习教育条件,给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建立了了解和掌握该镇基层党建工作动态的互联网之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浏览阅读时不仅能留言、提意见、说思路、谈想法,还能投诉,自觉接受党员干部群众的支持和监督,实现了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不留死角、全覆盖。该镇党委书记肖鹏告诉笔者:去年来,镇里的各项工作任务在下达之前都通过这个网络平台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搭建“微信”平台 活动竞赛赢民心
针对日渐兴起的“微信”覆盖广,操作灵活、方便、智能的特点,该镇又创造性地开设“我为党旗添光彩”的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了党员干部掌上看党建、学党建、评党建的教学新模式。2014年初,结合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在“我为党旗添光彩”微信平台上传发布了选举方法和操作程序等相关选举规则以及工作流程图等资料,实现了党员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和掌握换届工作,有效强化了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营造了风清气正的选举氛围。该镇上宅村在广州做机械装备生意的老板党员胡雅生看到微信后,自发召集本村在花都区务工的8名流动党员开展了党小组活动,效果明显。
搭建“QQ群”平台 党务政务“一线牵”
为拓展教育管理渠道,该镇还建立了“基层党建工作” QQ群,采取支部+姓名的实名制管理办法,并要求29个支部79名支委成员全部加入,群主由分管组织宣传工作的领导担任,分成若干个版块,定期组织提供学习资料、解答业务咨询、共同探讨交流等,全力打造了基层党务工作者相互学习交流、共享经验成果、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新平台。2014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展开后,该镇将省市教育实践活动相关文件精神以及每个时期全县党建工作要点,及时准确的在“基层党建工作” QQ群上传达,取得了快捷方便的效果;在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村级换届选举等方面的业务咨询和讨论,直接在群内提问咨询,有不同意见的集体探讨解决,高效实用;把基层组织建设中形成的先进工作经验、先进典型和发展党员流程、党员党费缴纳标准等党务资料实行群内共享,共同进步。通过群平台的建立,有效促进了全镇党建工作便捷化、高效化。
搭建“视频”平台 远程交流成风尚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该镇依托远程教育资源丰富、传播快捷的优势,为农村、社区党员干部搭建起视频学习平台。镇党委加强指导,对全镇21名站点管理人员进行了操作知识培训,科学制定并下发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计划,同时还专门组织远教站点管理员、驻村干部开展送学上门活动,对部分理解能力有限、文化水平低的党员群众进行了现场指导,使全镇各村都能够取长补短,促进自己的工作。去年8月29日,该镇社塘村党支部还通过远程教育平台顺利地与国家科技部农村司党支部进行结对交流活动。国家科技部农村司党支部的领导,在听取社塘村党支部的视频汇报后,为该村的发展进行了“把脉”,提出了几十条可行性的意见。
通过四个信息化平台,该镇党员干部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信息传达、意见征求、建言献策等明显便捷,有效的促进了全镇党建政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仅今年来,龙潭新闻网党建平台浏览人数达12000余次,网上跟帖留言近200条,推动了党建工作从开会贯彻、单向交流的传统党建向网上讨论、多向交流的信息化党建转变。“微”平台为全镇各支部和党员群众发送党务信息6期,开展网上流动党员交流43次、培训8场次,分享微信链接20余条,微信解答和互动4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近50条,真正把“微”平台建成了基层党员群众学习党务知识、咨询党务问题、反映基层困难的掌上平台。“视”平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利用远教平台观看《焦裕禄》、《杨善洲》等电教片达69场次,点击率和观看时间比去年上升近20%。
编辑:邓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