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病房里的人性

来源:嘉禾网 作者:王翠兰 编辑:邓和明 2015-06-29 10:47:26
—分享—

  自从有了微信,QQ几乎没上了,更没有了写日志的闲情逸致。近来因身体原因,出入病房较多,见过的人和事相对多些,心中的感慨也增添了不少,于是又有了敲打键盘的冲动,总想谈谈病房里的一些人性表现。

  当人拥有健康和青春的时候,在谈及死亡时,也许会轻描淡写的说生死由命,甚至对一些有损健康的陋习不以为然。一旦疾病缠身不管病人年长年少,眼里流露出来的焦虑,恐惧和痛苦的表情都是掩饰不住的,无论平常的生活中,你从物资到精神的要求有多高,此时除了渴望恢复健康别无他求。而且,越是年长的病人,知道自己时日不多,越害怕死亡,对医生的话更唯命是从,恐一不谨慎把老命给弄没了。

  在金钱上,更是人间常态。小病小痛,疗效快花钱少,关心的人多,病人躺在病床上,见到前来探视的亲友甚是欢喜,也由此来衡量自己被重视的程度。与病友们相互交流,不忘夸夸自己的亲友,并炫炫自己的家底。大病重病,疗效慢花钱多,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更为贴切,平日认为孝顺的孩子变得心粗了,历来大方的子女显得斤斤计较了,病人不仅要承受身体的痛苦还要忍受心里的不痛快。为啥?久病床前无孝子,对病人的疼痛见怪不怪了,经济条件差的家人开始心疼钱了。即便是有心陪护可惜自己还得挣钱养家,子女少的力不从心,子女多的相互推比。有老伴的还好,有个倾诉的对象,没有老伴的却感叹先走的有福气。一患心脏病的老太太更让人忧心,第一次婚姻丢下年幼的孩子改嫁了,经过了几次婚姻后到老了病了,亲生的子女怨恨在心,再婚的养子不愿搭理,出钱出力都相互推诿,旁人见了无不摇头,无不叹息。一患鼻咽癌的少年,因多次的放疗已毫无青春年少人的生气,病怏怏的形态和表情,让人已读出了他对生命的绝望,身心疲惫的父母却依然守护在病床旁细心照料,哪怕明天就是诀别的日期也不轻言放弃。对于绝症病人,人们的心态是非常复杂的,有的是家人希望住院能减轻些病人的痛苦;有的是病人求生欲望强烈不惜一切代价希望出现奇迹;也有的是碍于亲友情面不好让其在家等死而送进医院,尽管结局会人财两空,却只能如此。在医院,各种人物角色在陪护期间不难辨出,父母在照顾孩子,从言行里处处流露出疼爱;夫妻陪护虽有唠叨却出于责任和道义尽心尽力;儿女陪护似蜻蜓点水,送点钱粮尽点义务;一句话,钱在医院可让人演绎出各种逼真的人物形象。

  当然,病房里也会看到不少感人的场景,那些对久病的亲人不离不弃悉心照料的,每日赶早为病人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而自己却坚持只吃两个包子的夫妻;那些白天为求生计不得不外出工作的,晚上却不忘在床旁熬夜照看病人的子女;还有在生活上帮助孤寡老人的一些病友;一位瘫痪在床的老太太对同病室的病友说,自己常年躺在病床上对家庭是个大负担,而且也谈不上有什么生活质量了,因为不能安乐死只能这样熬着,孩子们都孝顺,说好歹叫声妈妈有人应。可咱们做父母的只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为子女遮遮风挡挡雨,并不想拖累子女的,为了少给孩子增添麻烦,老人一天只喝两次水,来减少小便的次数,当孩子问起,便老是说自己不渴。一句句老人掏心窝的话,让人听了泪从心中流,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活着都只为能看到孩子更好的生活着,并时刻准备着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能为孩子挡上一箭,只有父母才会有这种大无畏的爱和舍身的精神!从病房里的一幕一幕 一言一行看人性的体现,让人感慨万千,思绪万千!

来源:嘉禾网

作者:王翠兰

编辑:邓和明

阅读下一篇

返回嘉禾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