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红芳
改革开放让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让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大的提升了一个档次。当人们在满足了物质条件后,对精神层面也产生了相应的要求。 5月20日是当今社会人们对爱的各种秀最佳时间,大到大众媒休,公共平台,学校,上班场所,小到微信圈,QQ,海滩,草坪,鲜花蜡烛……不得不说时代的进步让爱人的距离越来越近,“5.20”不知又成就了多少对登记的恋人,而多少恩爱的情侣升级为父母后真正地尽到了一个父母应尽的责任呢?
在历史悠长的禾仓小城,有一种见怪不怪的现象:那就是爷爷奶奶从孙辈们出生便开始陪伴着这些可爱的小天使成长,一带便是十几年。而父母在这些纯真的天使心中只是个陌生的代名词:爸爸,妈妈。当然我不是在指责这些身不由已,漂泊于异乡的游子,我其实也是异乡之客,此时在这浅谈只是想发出自已及相同的声音,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及有能力者去改善这些事实。隔代教育引起的纠纷与父母应尽责任的缺失也导致了这座小城近年来居高不下的离婚率与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这是一个值得有关部门及所有80、90后父母深思及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离婚率居高会与隔代教肓及父母应尽的义务有关。我想用一个真实的个案与大家分享一下。首先我们要立正这个中心:父母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尽到抚养和家庭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能以任何借口推御,这也包括离异的父母。
真实个案:2004年一个婴儿的降临让平淡的核心家庭成为了主干家庭。其间增添了许多的欢笑,同时也多了不少的开销,在这个人均收入不高的城镇,日子变得越来越拮据也属正常,人不外乎要先保证正常生活,所以年轻的父母便成为了外出就业打工一族,此时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便充当了临时监护人的作用。几个春秋,家庭条件及各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与发展,弟弟妹妹的增加也延续了这一教养模式,其间辛苦但也其乐融融。不记得谁说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和物都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年轻人由于长时间的没有孩子的牵绊还一样沉浸在热恋当中,没有参与过孩子的成长,不知道孩子的第一声爸爸妈妈是什么时候叫出的,不知道孩子第一次走路是几个月时,不知道孩子第一次学会拿筷子是有多得意,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长的恒牙,也不知道孩子是怎么学会的拿笔。他第一次表演唱歌的兴奋,第一次和同学吵架的委屈,父母这两个字就像结婚证没看到就不知道是否已婚,缺少了与孩子的成长陪伴,也模糊了父母应有的角色。如城市中的青年照样工作之余享受着各种自由以及城市璀璨生活带给他们的诱惑。而在城市的另一边孩子已从学龄前,小一,初小来临,孩子们由于长期的在家庭教育的真空状态下变得忧郁寡欢,自卑,无自信,厌学,逃学,好吃懒做,沉迷游戏,皮气暴躁。
老人的观念是目前我老了只能保证他的温饱,教育上说不听也没办法,处于观点上停滞。原生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老年人本身的身体机能的老化,让老一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不知所措,爱莫能助的纠结。于是乎6大家庭教养模式(1骄纵型2支配型3专制型4放任型5冲突型6民主型)便有5大模式在不断的交替出现,唯独健康的民主型少见。逐渐的孩子的问题便成了父母与老一辈的问题,于是新一伦的婆媳问题便如春笋般的出现,着急的年轻父母隔三差五的打电话回家,当问题得不到预期时便相互指责,此时各种责怪出现:怪老人没起到教育的作用,太骄纵,怪老公没本事,赚钱不多养不起家庭,怪老师,嫌弃教育不好,怪媳妇不体贴父母辛劳带了小孩还没捞个好。。。。。。小到争吵不断,大到大动干戈,报警找孩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今问题没解决,各自已责怪到累得不想再触及,孩子呢也成了问题儿童。哎!笔者听着也是汗了一把。细细想来,这问题出在那了呢?笔者觉得:留守儿童不是单这个小城有,这是一个国家的普遍现象,国家有关部们也意识到,也在在致力于这一领城,努力去改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但这是一块很难彻底解决的事实,就如老师可以帮你教育孩子,但老师代替不了父母的角色,所以我们父母要尽可能的让孩子减少这种伤害,良性的沟通与处理方式是保证家庭和谐的关键,就如在有的问题上我们不能认同某个同事的观点,但站在同事的角度我们要试着去接纳他的观点。在这一案例中,如果老年人处在孩子的陪伴中能第一时间把孩子的问题反应给年轻人,年轻人能积极的反思问题的根源,(是孩子所处的环境影响了孩子变坏,还是孩子有故意引起家长关注的行为,还是孩子受到了朋辈影响….)根据问题,多方协同去有效的得以及时纠正,也不致于家庭解体。如果年轻人在发现长辈已没有能力处理面临的问题时能及时的干预孩子,照管家庭,孩子也不致于几次三番的离家出走。
什么样的季节做什么样的事,这是符合大自然的规律的。同样,这个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做为父母有几个重要的季节:最初的生命呵护,成长陪伴,自由发挥阶段,金色回忆。个人认为对生命的呵护是人之常情,成长陪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孩子的成长关键期在4-8岁,0-3岁是孩子的依恋期,谁对他好,他就跟着谁,就喜欢谁。而4-8岁这一阶段正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期,如果父母错过了这一阶段的有效陪伴成长,将来孩子在诸多的方面会受影响,正如: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是一个本性形成期,一个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孩子是会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会很差;一个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孩子不会容易暴怒,所以他遇事会有自控力;一个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孩子会更懂得坚持,所以他不会没有意志力;一个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孩子,他懂得礼貌、礼让,所以他会包容、与人和谐相处。
以上是笔者的浅见,希望对于茫然中的父母有所帮助,更希望正处在这一真空期的父母得以修正。物质基础是需要,但钱并不是万能的,够生活就好,有问题了不要相互指责,重要是寻找到适合自已的解决方式方法勇敢的面对。也呼吁有关部门关注这一民生,教育问题,多方协同,共同引导。(作者系龙潭镇上宅社区义工)
来源:嘉禾网
作者:胡红芳
编辑:邓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