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征精神的艺术展现

来源:嘉禾网 作者:邹平元 编辑:邓和明 2016-10-20 15:46:22
时刻新闻
—分享—

副标题:-----毛泽东长征诗词的精神内涵赏析

  □ 邹平元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壮举,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史诗,在中国革命史上被称为“长征”。

  长征是中国革命从困境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红军长征,是人类军事史上一幅无比绚丽的宏伟画卷,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舞台上最为辉煌、最为悲壮、最为光彩照人的一幕。作为长征的亲身参与者和直接领导者,被称为“政治家诗人”的毛泽东,以其自身的真切感受、宏阔的革命视野以及深厚的艺术功底,用诗意的文字将这段历史直录下来,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长征诗词。主要包括《十六字令三首》、《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沁园春·雪》。这些诗词是长征这一伟大胜利的光辉纪录和长征精神的完美体现。

  一 、壮志凌云,“倒海翻江卷巨澜”

  开始于1934年10月的红军长征是中央红军的一次大转移,也是中国革命的一次大转折。在两万五千里的艰难行程中,山,是红军经历的重要途径,也是红军必须征服的首要难关。山,也成为毛泽东长征组诗的第一要素,是诗人描写的对象,也是诗人创作的灵感。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十六字令三首》积累了长征途中毛泽东对山的记忆、对山的感悟,他把客观现实的山和主观理想的山融为一体,客观现实的山是困难、是障碍,主观理想的山是雄伟挺拔的红军群体、是永不言败的凌云壮志。三首小令,记录了红军在湘桂黔崇山峻岭的艰难转战以及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令人惊心动魄之景。“倒海翻江卷巨澜”,“刺破青天锷未残”。诗人在这里更是通过对山的描写,展现出红军不畏艰险、一往无前、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

  二、 豪情满怀,“而今迈步从头越”

  1935年1月,红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1935年2月,重新回到领导岗位的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取得娄山关战役胜利,成为长征以来最大的胜利。战斗结束,时值夕阳西下,毛泽东登上娄山关的山顶,望着硝烟未散尽的战场,感慨万千,写下了充

  战斗豪情的《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充满了悲壮意味,表现出毛泽东对未来之路依然充满艰辛的感慨。娄山关的胜利,是万里长征新的历史阶段的一个起点,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更多的艰难险阻。然而,英勇的红军并没有也不会被那些雄关险隘、惊涛骇浪般的险山恶水所吓倒,而是以大无畏的革命正气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向着既定的长征目标英勇奋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战斗胜利之后的豪迈之情,展示出了红军藐视困难,敢于胜利的勇气和信心。

  三、 信念坚定,“不到长城非好汉”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翻越长征中的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冲破了敌人的最后一道防线。登临海拔三千多米的六盘山主峰,毛泽东心潮澎湃。南飞的雁群,激发出毛泽东无限深厚的思想情感,令诗人遐想不已,于是《清平乐·六盘山》就诞生了。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这首词意境优美,诗情浓郁,虽没有马踏冷霜晨、号涸啸西风的情景,却注入了开朗壮阔的气势蓝图,洋溢着革命必胜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断雁西风,漫卷红旗,长缨擒龙,一种大无畏跃然纸上。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豪迈超越,体现了中华民族不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彻底革命的坚强决心和必胜信念,展现出红军英勇顽强的革命气概。而“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则表达了红军战士北上抗日的坚强信心和夺取全国胜利的必胜信念,成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序曲。

  四、 乐观从容,“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长征》,是毛泽东长征组诗中唯一一首律诗,是对红军长征史是带总结性的描述。它把两万五千里的万水千山串在一起,回顾了红军长征的历程,歌颂了长征的伟大壮举,既是长征辉煌的史诗,也是红军长征精神的赞歌。

  红军长征历经了千难万苦,横渡中国最长、最深、最危险的江河,越过中国最高和最险峻的山口,长征之难是前所未有的。毛泽东说过:“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传神地展示了红军的乐观心态和英雄气概,揭示了红军将士的精神面貌、精神世界。他们那种“不怕”和“等闲”的精神,实质上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概括了红军克服困难后的喜悦神情,是对红军将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牺牲、特别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真实写照。

  五、 理想崇高,“太平世界”共“凉热”

  昆仑山是我国最大的山脉之一。1935年10月,在中央红军长征即将到达陕北之际,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不禁诗兴大发,吟成了大气磅礴写春秋的诗篇《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诗人把自然的昆仑与人类的历史盛衰联系起来,使得昆仑不仅与人类的历史命运相关,而且赋予了昆仑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同时,毛泽东把昆仑山作为历史文化的象征,以气吞“六合”的气概,声震寰宇的威势对昆仑山发话要改造这高寒多雪的旧貌;然后“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希望这种文化能让世界共享,实现“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是多么宏伟的气魄,多么高旷的襟怀,多么豪迈的愿望!该诗表达了毛泽东及其中国共产党人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改造人类社会,实现共产主义世界大同的革命理想,成为“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呐喊曲。

  六、 战友情深,“横刀立马”颂将军

  长征的胜利是红军的胜利。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顾全大局、团结奋战,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牢固树立党指挥枪的原则,焕发出坚强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

  1935年10月,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苏区的吴起镇。为摆脱敌军的追堵,彭德怀指挥红军,给与了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取得了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最后一战的胜利。毛泽东获悉捷报后,非常高兴,当即挥毫成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看到此诗后,曾将“彭大将军”改为“英勇红军”。不论是“彭大将军”还是“英勇红军”,这首诗无疑是写给红军将士的一首赞歌,是红军将士不畏艰难,英勇杀敌的真实写照,饱含着诗人对广大红军将士充满信赖、自豪的无限深情。

  七、 人民至上,“风流人物”看今朝

  长征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毛泽东同志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毛泽东同志还强调:“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长征途中,面对强大的敌人、恶劣的环境,红军将士从来没有忘记党的根本宗旨,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坚持相信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使人民群众成为革命胜利的源泉。

  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刚刚结束长征的中央红军,准备东征上抗日前线,在陕北清涧县袁家沟,望着白雪皑皑的秦晋高原,充满着民族自豪感,感叹着人民的力量。一首《沁园春·雪》,成为毛泽东诗词中的千古绝唱。“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一惊天之语,发出了超越历史的宣言,道出了改造世界的壮志,宣告只有无产阶级才是这个国家未来真正的英雄和主人。这既是作者的伟大抱负和壮丽豪情的真实表白,也是作者对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广大无产阶级劳苦大众的热情讴歌。

  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毛泽东的长征诗词,蕴含着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是长征精神的艺术展现。从毛泽东的长征诗词里,我们仍然可以触摸到80年前那个时代的脉搏和热力,感悟到长征精神的崇高和力量。“人间正道是沧桑”。岁月易老,精神永存,历经沧桑巨变、秉承长征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中,一定会创造出新的辉煌。

来源:嘉禾网

作者:邹平元

编辑:邓和明

阅读下一篇

返回嘉禾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