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网讯(通讯员 胡柏茂)近日,湖南省嘉禾法院执行人员专门将6万余元的执行款送到申请执行人李某某家中,被执行人张某一同赶赴现场与李某某“双手一握泯恩仇”。至此,一场长达三年之久的“执行拉锯战”终于划上了圆满句号。
2015年6月,李某某在赴县城赶集的途中被张某驾驶的二轮摩托车不慎撞倒受伤,仅医疗费就花了3万多元,事后被鉴定为两个十级伤残。2015年11月,法院裁判张某赔偿李某某共计11万元。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人员却犯了难。原来,张某本身是一个劳动能力有限的残疾人,家庭困难,其驾驶的摩托车无牌无证且未购买任何保险,在为李某某垫付了一部分医疗费后,缺乏履行能力;李某某同样也有本“难念的经”,2011年与妻子离异后靠着辛苦劳作一个人独自抚养三个孩子,此次交通事故对李某某无疑是雪上加霜,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隔三差五到法院“串门”也就成了李某某解不开的结。
“如何对待当事人的疾苦是反映我们党性原则和法治精神的一面镜子,执行再难、情况再特殊我们的执行工作也要做”。嘉禾法院副院长胡平忠亲自主抓此案,多次带队赶赴张某家做思想工作,讲道理摆事实,并采取了限制高消费、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督促张某想方设法履行法定义务。针对李某某的特殊情况,执行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定期跟踪交流、不断反馈执行信息的基础上,法院主动为李某某申请司法救助款,并与李某某所在村镇和县扶贫办驻村工作人员联系,为李某某实施了精准扶贫措施,缓解了李某某的燃眉之急。2018年8月,在法院执行组合拳的强大压力下,经过执行人员锲而不舍的“死缠烂打”,张某终于将剩下的6万余元交付到了执行局。
这是近年以来,嘉禾法院为破解执行难问题,号召执行干警练用“四功”的一个典型成果,亦知情功:要求执行人员对案件案情、当事人家庭信息及其履行能力要掌握,重点案件做到“一口清”;说理功:要求执行人员精通且具备向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释明执行程序和相关法理,做足情理与法理宣讲,及时化解“思想疙瘩”;疏导功:要求执行人员对于存在不良情绪的当事人,要具体善于化解矛盾问题,善于转化思想误区;解难功:积极主动作为,对于存在现实执行困难的个案特案,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为当事人化忧解难,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四功”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目前,嘉禾法院的一大批“老大难”问题得到了有效执行,案件实结率在全市基层法院中长年名列前茅,执行工作呈现出一片新气象。
来源:嘉禾网
作者:胡柏茂
编辑:邓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