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网讯(通讯员 李勇军)买家支付部分预付款后,卖家却迟迟不发货,向当地派出所报案未果,遂一纸诉状将卖家告上法庭。近日,嘉禾县人民法院法官通过微信成功调解了该案。
2017年,原告刘某欲采购一批价值约9.2万元的耐火棉,通过朋友介绍知悉了被告尹某的手机号和微信号。经协商,该批货物由尹某包上门安装,但刘某需预付货款2万元,并在安装完工后付清全部货款。后尹某提出货物紧俏,要求增加预付款,刘某遂于2017年8月份通过支付宝分三次给付被告预付款3.5万元,哪知尹某9月中旬才发给刘某一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耐火棉,并一再推迟安装,之后也未再发货。
刘某怀疑遇上诈骗,便向当地派出所报案,但因证据不足,未进行刑事立案。后刘某又多次与尹某联系,尹某要求其再支付部分货款后才能上门安装。刘某不再相信尹某,要求尹某退还预付款并赔偿相应损失,但尹某仅同意退还预付款。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刘某于12月5日向嘉禾县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尹某返还预付款3.5万元,并赔偿运费等损失3万元。
法院受理该案后,承办法官了解到尹某远在山东济阳县,便通过手机和微信与其沟通。尹某承认买卖合同的事实,但目前其父身患绝症,妻子又怀有身孕,资金周转非常困难,提出分期返还预付款并赔偿刘某部分损失。法官通过微信多次向尹某释法说理,并耐心细致地做刘某的思想工作,12月12日,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由尹某一次性给付刘某5万元,并通过微信支付履行完毕。
至此,一起跨省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经法官在微信上耐心细致调解,仅用7天的时间就结了案,既经济又快捷,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和法律效果。
来源:嘉禾网
作者:李勇军
编辑:邓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