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千名干部下基层,服务群众促发展”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提纲)
陈荣伟
(2010年3月29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很重要、很紧要。说重要,是因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已定,乡镇和农村是工作的重点,农村发展才能城乡一体发展,乡村稳定才能全县大局稳定。说紧要,是因为当前正是春耕备耕时期、清明维稳时期、矛盾多发时期、企业整治时期,加上广发血铅问题的发生,谋发展、安民生、保稳定的压力很大、任务很重。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干部下基层,服务群众、亲民安民,帮扶企业、转产转型,凝聚力量、共促发展。刚才,万冬同志作了动员报告,会议印发了方案,请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干部下基层,要有组织、守纪律
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服务群众促发展”活动,是县委部署的一项大活动,是应对当前复杂局势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续,可以说是一项政治活动。严肃的工作要有严明的纪律,要作周密的部署。
1. 安排要周到。县里的方案是一个总要求、总原则,各联乡包村牵头单位和乡镇党委一起,还要制定细化方案,拿出具体措施。人员怎么抽调、下到哪些地方、解决哪些突出问题,都要细致研究和落实。县委要求,下基层要不留盲区、不留死角。每一个村、每一家企业、每一个项目,都要有人联系,都要走到,都要深入调研;每一类问题、每一类群体、每一类矛盾纠纷,都要有人牵头摸实情、找对策;这次被整治的企业、涉及直接利益的群众都要有人跟踪疏导。因此,各牵头单位和乡镇党委一定要把精神吃透,把方案搞细,把整个活动部署好、安排好,决不允许打乱战,要有序推进,有条不紊的开展活动。
2.力量要配好。方案要求,每个乡镇的工作队人数不少于50人,其中县直机关干部不少于25人。这是一个硬要求。因为力量不保证,难免会走马观花,办事也许就会走样。需要指出的是,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没有旁观者,都有义务和责任,不论你是党政机关,还是事业单位;不论你是县管的单位,还是垂管的单位,都是生活和工作在嘉禾这片土地上,都有服务嘉禾人民的共同目标,组织单位干部下基层的工作都要参与。
3.时间要保证。活动的时间大致是一个月。对工作队员的时间要求:每周下乡不少于4天,每次下乡不少于半天。每个单位要处理好下乡工作队员的工作安排,单位日常工作能脱钩的尽量脱钩,确实不能脱钩的也要以下基层的工作为主,确保工作队员有充足的精力下乡做工作。
4.纪律要严明。工作队实行队长负责制,负责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队员要做到“六个不”:不接受吃请,不扰乱群众,不打牌赌博,不索拿卡要,不虚以应付,不在中餐早餐吃酒。
二.干部下基层,要带任务、办实事
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服务群众促发展”活动,是有明确的目标任务的。我把这些任务归纳一下,就是“五查五帮”:即查企业整治情况,帮助他们转产转型;查产业工人失业情况,帮助他们尽快就业;查清明维稳情况,帮助乡镇稳定大局;查城乡一体化项目情况,帮助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查矛盾纠纷处理情况,帮助解决群众诉求。
1、要为企业整治办些实事。主要是4个到位:政策宣传到位,涉污企业关停到位,转产规划指导到位,政府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做到:结构调整不因整治而停滞,业主创业不因整治而泄气,产业工人不因整治而失业,经济发展不因整治而受挫。
2、要为劳动力就业办些实事。主要是联系、培训、转移。即联系一些近期失业的群众,联系一些本地用工用人项目和单位;根据失业人员特点,引导他们参加有关培训,掌握新技术新技能;切实把失业人员转移到项目建设、服务行业、劳务输出中去,尽快实现再就业。
3、要为维稳安民办些实事。分门别类排查矛盾纠纷隐患,特别是当前企业整治中的矛盾、清明扫墓产生的矛盾,注意化解山林权属纠纷、宗族宗派纠纷、农业生产纠纷、项目建设中的问题。要求:能够当场解决的要及时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要拿出方案逐步解决,即使不能彻底解决矛盾,至少不能激化矛盾。
4、要为经济发展办些实事。服务当地的项目建设,服务当地的春耕生产。特别是要指导那些合法企业,在抓好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抓住机遇,开足马力,扩大生产,为完成全县经济发展目标当好主力军。
5、要为改善民生办些实事。围绕城乡供水一体化、城乡公交一体化、城乡救助一体化、城乡事业均衡发展,作调研、办实事。做到“8个必访”:困难群众必访,两代表一委员必访,被整治企业的业主必访,失业的产业工人必访,种养大户必访,项目业主必访,上访群众必访,村组干部必访。“8个过问”:生活情况过问,就业情况过问,生产情况过问,转产方向过问,矛盾动态过问,群众诉求过问,民意调查过问,发展情况过问。
三.干部下基层,要转作风、提能力
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服务群众促发展”活动,是一次党性锻炼活动、作风建设活动。因此,我们的干部要在下基层、亲民生中,转变作风,提高能力。
1、要听真话、献良策。下基层不能只在村干部家里坐坐。要想听到真话,必须贴近群众。老百姓讲真话、甚至讲使人不舒服的话并不可怕,很多时候是好事。毛主席曾说,愈是不怕人家批评,愈是敢让人家讲话,给人家讲话的机会,人家的批评可能愈少。
2、要顺民意、讲方法。全县的干部都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坐在办公室设计出来的东西,放在实践中并不一定都行的通。什么原因?我们想的与老百姓想的不完全一致。因此,我们要学会民主开放环境下的工作方法,顺民而为作决策。这次下基层,我们的干部掌握民意,引导民意,思考怎样才能使县里的决策更有操作性,成为群众自觉实施的行动。
3、要强作风、树形象。下基层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一言一行都反映干部的形象。江苏睢宁有种干部作风“一线拉练法”,就是要干部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能力在一线提高,作风在一线锤炼,形象在一线展示。我们要学习这种做法,通过干部下基层,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建设“形象嘉禾”。
编辑:邓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