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料记,雍正对陛见面奏控制得很严。雍正三年(1725年)十月,贵州巡抚石礼哈奏请陛见,雍正批示:“道路甚远,不必无益之往来。若能实力遵行,胜来陛见十次也。”雍正八年(1730年)正月,湖广襄阳总兵杨鹏奏请陛见,雍正批复:你若能恪尽职守,遵朕训谕,实力奉行,凡所见所闻据实入奏,不欺不隐,比起千里迢迢来京见朕行套礼不知要强多少倍了。雍正对广东布政使甘汝来奏请进京陛见的批评更为尖刻:所奏实属无知,“朕指示汝莫务虚名,莫务小惠”,“实力实心,勇往办事”,你不实力遵行,而总是请求觐见图虚荣,如此“来往万余里,旷职奔走道途,实不解汝是何意见”。
雍正认为,见皇上面不如做实在事。从批示中可以看出,雍正对臣工强调实干,要求臣工不应把心思放在与皇上见面上,重要的是不欺不隐,实心办事。
今天读雍正的这些批示,对于领导干部的修养作为很有借鉴意义。是实实在在地干事,还是勤勤奋奋地打报告,这是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现在,我们的大多数干部是求真务实的,埋头做实事,低调过生活。他们重大局,谋长远,抓重要事紧要事请示请教,弃芝麻事琐屑事少讲不说。可也有少数干部,作风飘浮,图慕虚荣,他们只要做了点事,就事无具细,喜欢往上级跑,喜欢向领导汇报。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可他们唯恐领导不知,担心领导不晓,于是,这些干部频繁要“陛见”自己的“皇上”了,离开自己的岗位,浪费领导的时间,徒劳自己的心机,耗费领导的精力。这些干部喜欢往上级跑,拿小事开说,目的不外乎联络领导的感情,留作需时之用,或者如雍正所责难的是“挟制上司、恐吓属员”之举了。
不做事爱跑上级的人多数为私。当然也有美其名曰为公办事的,如驻京办。单独一套人马,特定一个场所,离大小“皇上”最近,紧事闲事“陛见”最勤,迎来送往、搜集信息、跑“部”“钱”进。要荣誉、要资金,千方百计搏上级欣赏,挖空心思为利益奔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北京,副省级以上单位的驻京办有52家,市级单位驻京办520家,县级单位驻京办5000余家。有记者调查发现,仅县级驻京办,约有25000人,在京一年各项开支要达两百亿元。所幸2010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北京办事机构管理的意见》,保留省级驻京办,撤销所有县级驻京办,要求撤销工作自规定实施起6个月内完成。可以想见,节约出来的人,节约出来的钱,定能在基层做出许多的实事。
为何总有人爱见“皇上”面?可以推测,给了不干实事专跑上级的干部以机会、好处的大小“皇上”,其本身在清正廉洁、公道办事上让人存在怀疑。由此看来,“皇上”怎样制定规则杜绝不必要的“陛见”但却公平用人公正办事,怎么让在做实在事而未见“皇上”面的领导干部甘心在家做事激情为民干事,涉及“皇上”本人的自律、廉洁了。这,同样是一个领导作风问题,因为,这要求大小“皇上”都公正、公平、公开地为在做实在事的干部做“实在”的事了。
若大小“皇上”如雍正般重行不重言,若所有“臣工”扎实工作受举不受气,则见“皇上”面不如做实在事了。
(作者单位:嘉禾县纪委监察局 )
来源:嘉禾网
作者:刘元伟
编辑:邓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