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8月2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漫话方成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雷克昌 编辑:邓和明 2010-08-27 18:06:02
—分享—

 

 

  最近,著名漫画家方成风尘仆仆从北京赶往故乡探亲休假,在中山图书馆做客香山讲坛,畅谈幽默艺术。上世纪90年代,我就与方先生有过文字之交,却始终末曾谋面。碰巧,这一次,是在8月15日方先生的公益讲座过后,我才获知这一信息的,拜谒方先生的夙愿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失去了机缘。

  方成画如其人,人如其画;读他的画,就如见其人。我对漫画艺术情有独钟,从我记事的童年时代,就开始接触到方先生的漫画。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我在父亲订阅的《人民日报》上经常见到米谷、华君武以及方成与钟灵合作的时事漫画。令我爱不释手,每每剪下珍藏,惜乎这些藏品早在“文革”中丧失殆尽。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著名漫画家米谷,早已驾鹤西去,华君武先生也与世长辞,方成先生仍健在,且创作热情不减当年。上世纪50年代后期,方成的漫画就独自署名,而那位曾与方先生合作的漫画家钟灵,却始终未见到过他独自创作的漫画作品。钟灵,何许人也,他是否还健在人间?这对我来说,始终是个谜团。

  方成的漫画,一看就乐,多想想又觉得韵味隽永寓意很深,是无声的相声,有形的杂文;是用画笔写的评论,也是幽默的银针;是艺术的新闻报道,又是含笑的社会批评。世事奇诡,天天在变,方成漫画,日日求新。1946年,方先生以一幅讽刺官僚打不倒的《不倒翁》,在漫画界崭露头角;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武大郎开店》,方成用借古喻今、旁敲侧击的手法讽刺压制人才的现象,绝妙深刻。至今读来,仍令人忍俊不禁,是当代漫画不可多得的一幅精品力作。

  然而,细品方成其人,更为他的桑梓情深、胸怀若谷而肃然起敬。方成是中山市南朗镇人,他曾把数十年珍藏下来的380多幅名家书画无偿地献给家乡中山市,受到中山市党政领导和140多万中山市民的高度称赞。此次还乡,党和政府首次授予方成“支持中山文化事业突出贡献奖”的殊荣。

  方先生素好交友,尤其是著名的艺术家。文人相交,没有金银珠宝的馈赠,只有献上自己的绝艺。久而久之,方先生便有了大量墨宝珍品。他为家乡捐献的这批名人书画中,既有爱国将领冯玉祥的手迹,也有国画大师吴作人的名作《金鱼》;既有剧作大师吴祖光的墨宝,也有书法大师沈鹏的真迹;还有现代、当代著名画家古元、关山月、黄苗子、廖冰兄、黄新波、李桦、叶浅予、陈叔亮、朱屺瞻等大师的杰作珍品。另外,还有他爱妻陈今言的两幅名作。这些书画是无价之宝,如果将其出卖,有人粗略估计,起码要上十个亿。方先生认为,这些藏品,是友人的心意,更是国家的财富,不能出售。于是,他毅然把这批毕生珍藏捐赠给了中山人民。方先生这种无私奉献精神,表里如一的高尚情操,堪称后学楷模。中山是文化名城,方先生这批名人书画的归宿,也可谓适得其宜。

  一生平和谦恭、礼让待人,是方先生人格品质的另一面。受方先生的启发,我也跃跃欲试,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勾勒起漫画这玩意儿来了。一时兴浓,信笔涂鸦,竟然也有了百十来幅。那年我在一个小县的文化馆为人作嫁衣,就以文化馆的名义在县城举办了一次个人漫画展。初生牛犊不怕虎,我这个蛰居山区的普通农民,突发奇想,居然斗胆给一代漫画大师方成写信求字。要知道,浪费名家几分钟也是罪过啊!他能给我回信吗?事后,我又后悔莫及,觉得不该冒昧打扰他老人家。

  方成确实是个大忙人,熟悉他的人士称,向他约稿的出版社,少说大约也有上百家。他这人好说话,编辑一旦作出哀兵求救的模样,方成就心软了。他担任的评委数也数不清,相声、动画、漫画,这个节那个赛,方成不断跑民航,飞来飞去。他经常忙得没功夫拆邮件,每次出差归来,邮件往往装有半麻袋。这半麻袋邮件,他能逐一过目吗?如果是选拆,我那一封不起眼的小邮件能侥幸选中吗?岂料,一个多月后,竟然收到了方先生的题词:“漫画是和群众最亲近的艺术,群众越喜爱,画家越高兴,画得越起劲!祝雷克昌漫画展成功!方成九六年五月。”字迹工整遒劲,章法大气,题款处钤一方大红名章。还随墨宝附来一简短便函:“克昌同志:尊嘱题词,今寄上。我书法不佳,惭愧。敬礼!方成九六年五月十三日。”得到方先生的题词,我喜出望外,其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没想到,时隔多年,方先生依然没有忘却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业余漫画作者,1999年,他的新著《方成谈漫画艺术》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后,他立马邮寄一册新书相赠,还在书的扉页签名留念,并写上“克昌同志正”的谦词。先生是名家,如此谦逊,诲人不倦,我除了更加努力之外,还能说什么呢?

  方先生谦和的品格,让我敬重,励我上进。近年我在漫画创作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作品已频频见诸省内外报刊,还多次在国家级、省级美展中入展、获奖和出版。前年11月,我应湖南省美协之邀在南岳出席了全省漫画表彰会,并被吸收为省美协会员。这就是我对方成先生的最好的报答。

  如今,我已从湖南的穷乡僻壤移居到了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成了方成先生的同乡,我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居住在这座文化名城,还愁见不到方成先生吗?我与方成先生的会晤,只是时间早晚的事儿了,我祈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雷克昌

编辑:邓和明

阅读下一篇

返回嘉禾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