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嘉禾80后青年段宜平创业故事:我要飞得更高

来源:嘉禾网 作者:何光红 编辑:邓和明 2011-08-04 09:21:02
时刻新闻
—分享—

  嘉禾网讯(记者 何光红) 开着30多万元的小轿车,拥有资产数百万元的两家企业,他既不是继承父母资产的“富二代”,也不是一夜暴富的矿山老板。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白手起家的80后小伙,会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为一颗耀眼的创业新星。

  他,就是嘉禾县塘村镇顺新机床制造厂老板段宜平。

  

 

  段宜平(左二)在车间与工人一起核对零件加工尺寸

  南下寻梦,广州偶遇“贵人”

  段宜平1982年7月出生在嘉禾县塘村镇。塘村镇是锻造之乡,境内锻造企业林业。段宜平的爷爷和父母都曾在塘村五金厂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期,段宜平的爷爷退休后,创办了塘村镇最早的白铁制桶厂。后来,因为五金厂不景气,段宜平的父亲也回到家里和爷爷一块办厂。

  进入新世纪,白铁制桶作坊渐渐不景气,段宜平家又创办齿轮加工作坊。段宜平家的作坊规模小,再加别人对产品不了解,只能小打小闹。此时,善于动脑筋的段宜平觉得要实现将家族企业做大做强的梦想,关键是要把市场营销搞好。

  怀揣着做大齿轮加工产业的梦想,2003年5月,段宜平悄悄从家里拿了400元钱,第一次独自踏向广州。

  对第一次独自闯广州的情形,段宜平至今仍记忆犹新。当时,他想到广州了解五金市场的行情。到广州后,他坐上275次公交车。这是一趟从广州火车站开往平州客运站的公交车,他当时来来回回坐了5次,直到夜里困了,才花了10块钱在候车大厅里睡到天亮。那时,热血沸腾的段宜平感觉自己就是这座城市的主人,这里有他创业的天地。

  接下来的几天,他先后坐车到广州广福五金城、番禺五金城、顺德陈村机械城了解五金产品的销售行情。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他会在这里遇到改变自己人行轨迹的“贵人”。

  在广州,段宜平偶遇了前来这里办事的嘉禾人雷志平。雷志平是袁家镇田岗头村人,他当时已在广东办铸造厂10几年了。闲谈中,段宜平说出自己广州之行的目的:家里办有一个齿轮加工厂,自己是来这里寻找业务的。没想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雷志平看段宜平虽年纪轻轻,但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有思想和主见,感觉这年轻人不错,决心帮扶一把。于是,他告诉段宜平,自己有个弟弟叫雷志军,他创办的企业有齿轮加工业务,雷志平还留下弟弟的手机号码,让段宜平回家后联系。

  

 

  段宜平向工人讲解机器操作要领

  激情创业,借款20万遭遇挫折

  段宜平从广州回家后,立即与雷志军取得了联系。雷志军听说是哥哥介绍来的,便约他到袁家面谈。

  段宜平二话不说,骑辆摩托车就赶往袁家镇。雷志军的铸造厂规模较大,说出厂名后,很快就找到了。见面后,段宜平没有过多的客套,便直奔主题:自己家里是从事齿轮加工的,希望能做些他厂里的业务。交谈过程中,段宜平发现了一个细节:从广东回乡创业的雷志军喜欢吃红双喜香烟。那时,嘉禾卖红双喜烟的还很少。为此,段宜平特意骑摩托车到嘉禾县烟草公司,买了一包送给雷志军。雷志军被段宜平的真诚打动,他给了段宜平一个样品,要他照着图纸加工后送到厂里。

  两天后,当段宜平拿着加工好的齿轮来到雷志军的铸造厂时,他像接受面试的考生。经厂里技术人员检验后,样品完全达标。雷志军很够意思,立即答应给他做10万元的订单。这是段宜平接手的第一笔订单,也是他家的齿轮加工厂获得的最大一笔订单。正因为有了这笔订单,才让段宜平家里的齿轮加工厂获得了发展。

  小试牛刀获得成功的段宜平,让家人对他刮目相看。正当他想将齿轮加工厂做大做强时,机遇再次垂青这位年轻人。2004年初,雷志军准备到上海发展,他想把茶窝村的铸造厂转让,于是他想到了段宜平,并与他联系,想让他来接手这家铸造厂。

  这个机遇来得实在有些突然,段宜平当时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说实话,段宜平对铸造技术一窍不通,更不用说办铸造厂了,但他不想失去这个机会。当他将自己的想法如实告诉家人时,家人开始是一脸的茫然,然后明确表示反对。段宜平仍不死心,他又跑到县城姑姑家,向她诉说自己的创业愿望。姑姑思想很开明,表示支持他,并答应借他20万。

  有了启动资金,段宜平不顾家人反对,立即将厂子接了过来。此时,雷志平已将铸造厂从广东迁回嘉禾。他在业务上指导了段宜平一个多月后,段宜平开始独立经营。

  有现成的技术和工人,还有稳定的客户,段宜平虽然是铸造行业的门外汉,但在经营上仍未感觉太吃力。那时,厂里有6名工人,每月生产铸件50吨左右,除去成本和工人工资,每个月还有一万元左右的利润。在经营铸造厂的前半年时间,段宜平感觉一切都很顺利,连他自己都觉得,他的铸造之路会越走越宽广。

  然而,这样的好光景并没有持续太久。到了年底,段宜平铸造厂的业务出现急剧滑坡。他供货的番禺某机床厂开始故意为难他。有时,送货到广东,对方说铸件质量不行,要么不收货,要么压低价格。即便低价买了,也要拖欠货款。就这样,最多时对方拖欠段宜平货款多达30余万元。段宜平就给这家机床厂供货,流动资金少,时间久了,他扛不住了。那时,厂里除了固定资产外,流动资金几乎全部亏空了。段宜平尚未结婚,他不敢将自己的处境如实告诉家人和姑姑,全部压力一个人扛着。

  在煎熬中,段宜平来到广东顺德供货的机床厂,他面对面跟老板交涉。不想,老板却说:“不是我不还你钱,而是我的机器实在卖不出去。要不,我用剪板机来抵货款怎么样?”段宜平虽然对剪板机销售心里没底,但他想想这总比什么都捞不到强。于是,他答应了。

  

 

  段宜平(右一)与工人一道检测产品

  化危为机,逆势中成就事业

  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理,段宜平从厂里提了几台剪板机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机械城去推销。

  在陈村机械城,段宜平一家家经销商挨个问。刚开始,因为人生地不熟,他接连问了几家都吃了闭门羹,但他并不灰心。终于,一位上海的梁老板答应销他的货,但要的数量很少。不过,这位梁老板是个热心人,他要段宜平到他隔壁的周老板那儿推销,他要得多。段宜平马上找到周老板,如实相告:剪板机是从某机床厂提来抵货款的。恰巧周老板代理这家工厂的产品,他很干脆答应要货,但价格压得很低:段宜平从厂里提货的价格是7500元/台,周老板给的价格是6800元/台,每台实打实要亏损800元。显然,这样的交易对段宜平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但嘉禾有句古话说得好,多得不如少得,少得不如现得。于是,他心一横,认了。就这样,段宜平一次就与周老板达成了价值5万元的交易,通过周老板,段宜平认识了更多销售剪板机的商人。

  第一次成功销售之后,与段宜平做生意的经销商越来越多,他从厂里提货的数量也越来越大。最大的一笔,一次就提货12万元。

  这是一次彻头彻尾的亏本生意。在失败面前,有些人甘愿沉沦,从而一蹶不振;有些人却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获得启示,把失败当阶梯,走向成功。显然,段宜平属于后者。

  在咬牙销售剪板机的同时,段宜平也在思索一个问题:嘉禾是铸造之乡,剪板机90%以上的配件都来自嘉禾。然而,嘉禾人以每吨3000多元的价格将铸件卖给广东,广东人随便组装了一下,每吨就卖到6000多元。为什么嘉禾人不能自己生产成品销售呢?从此,他脑海产生了制造剪板机的念头。

  在得知段宜平要制造剪板机的消息后,那家机床厂愿再提货了,剩下的5万元货款就这样打了水漂。机床厂老板还以过来人的口吻告诉段宜平:你们确实有制造剪板机的基础,但是剪板机的生产开发需要大量资金,技术含量高,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成功的,劝你还是三思为妙。

  段宜平天生有股不服输的韧劲,他不信邪。找到广州几家剪板机厂一些技术开发人员商谈后,他得知制造剪板机并非高不可攀。于是,他下定了回家创办剪板机厂的决心。

  

 

  段宜平的生产车间及产品

  搏击商海,他想飞得更高

  2006年初,位于袁家茶窝村的铸造厂再也经营不下去了,段宜平把铸造厂以2万元的价格贱卖了。这样算下来,他到袁家办厂亏损多达18万元。创业路上遭遇滑铁卢,再加上姑姑也来催交借款,段宜平当时真有“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感觉,幸好此时妻子周彩玲给了他信心和力量。

  2005年,段宜平在事业最艰难的时候结婚了。时至今日,他仍敬佩妻子周彩玲的执着和勇气。为了与自己共同打拼事业,她辞退了在塘村电信所的工作。在他内外交困时,甚至过年都成问题时,妻子总是给他信心和安慰。

  2006年3月份,段宜平从广东请回来几名技术员,在塘村租了一间厂房,开始了自己的二次创业。当时,他从岳父家里借了10万元,又到其它亲朋好友那里筹集了8万元。有了资金和技术支撑,段宜平开始着手生产自己的剪板机样品。那时,厂里设备不齐,他就请其它厂帮忙加工。从8月份初开始设计,9月初,段宜平终于在东拼西凑中生产出了第一台剪板机。段宜平给自己的工厂命名为“顺新”,并将它作为产品的商标,取谐音“顺心”之意,希望自己的事业从此能顺心顺意。

  样品制造出来后,段宜平带着自己的产品,再次来到广东顺德陈村机械城。出乎他的意料,很多客商除对他的产品外表做工粗糙提出建议外,基本上得到大家的认同。对段宜平来说,这样的结果无疑是最让人期待的。回家之后,他开始量产。产品上市之初,为了打开市场,他带上自己的产品,雇佣一名司机,开一台破旧的五十铃汽车,先后南下广东、浙江,北上湖南,东到福建,在全国各地的五金市场推销自己的产品。那时,晚上8点多钟赶路到湖北,第二天晚上8点多钟又连夜赶回来家里。长途跋涉,极度疲惫,往往一靠到床边,就睡着了。

  有了稳固的市场,2007年,段宜平扩大了剪板机的生产规模。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汹涌而来。受此影响,段宜平的剪板机销售下降了一半,再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他再次面临严峻挑战。然而,令段宜平惊喜的是,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诚信为本的经营之道,提高了他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2008年底,市场开始回暧,他从危机中挺了过来。

  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的段宜平不仅稳定了市场销量,2009年,他还到顺德区陈村租下100多平方的门面,用来展示自己的产品,供全国各地的客商参观考察。2010年,他又投资100多万元新建了一条生产线。现在,段宜平的企业能生产Q113×1300、Q113×1500等4个型号的剪板机,产品远销湖北、四川、广东、新疆等12个省(自治区),年产值达600万元,工人30余人。今年4月,他又投资百万元,到龙潭镇返乡创业园新建了一家配套的铸造厂。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段宜平不仅还清了创业之初欠下的债务,还损款万元给塘村镇老年协会开展活动,锻造协会成立时也慷慨解囊。近年来,他累计捐款3万余元。

  大鹏展翅盼高飞,在创业的天空里,段宜平正积蓄力量,飞得越来越高。

来源:嘉禾网

作者:何光红

编辑:邓和明

阅读下一篇

返回嘉禾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