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话说平常心

来源:嘉禾网 作者:雷知先 编辑:邓和明 2012-03-14 09:09:41
—分享—

  人生在世,难免要面临许许多多的逆境,而这些逆境,常令人们陷入“生命的低潮”。

  我,这个凡胎俗子,终究还是没能摆脱这“人生在世的难免”,陷入了我“生命的低潮”。痛苦、忧伤、沮丧、悔恨、烦躁、激动种种的心态,不断的冲击。八个月过去了,不论是领导、同事,还是亲朋、好友;不论是在家中,还是在社会上,让我听到最多的安慰是:“要调整好心态,正确面对现实,以平常心自居。”

  是啊,平常心,平常心。假若不以平常心自居又何如?目前社会上比较普遍的“62岁现象”或许也说明了这一点吧!

  然而,平常心说起来简单,正如作家吴圆生解释的:平常心,即是没有事时的心,也是平等心,无分别心。但要做到平常心,又何等艰难。现实的我,度过了这“苦厄舍利子”般的日子。回头反顾,的确有许多“感悟”。每个逆境都是一次人生蜕变的好时机,挫折,使人重新检讨自己,使人改变了人生观,更看透了事情的本质。当你能接受他时,你生命中的困苦也就少了一次,当你能面对他时,这本身就是一次人生的“修身”,而人生命的品质也因此会得到提升。

  要有平常心,首要的是相信自己,让信心充溢流淌在你的心里,使你拥有一颗谦卑却全然真实的心。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孟宁格博士说过:“态度比现实更重要”。这句话值得一再复读,直到抓住其精髓。你所面临的现实无论多艰难,甚至似乎毫无希望,都不会比对其采取的态度更重要。“垃圾即肥料”。只有改变了看问题的角度,改变了心理状态,你的信心和乐观,则可以将现实改变或者征服它。痛苦,本是来自快乐的衬托,而且,目前的痛苦有多深时,往往快乐就会有多高。身份平凡、行事平安、心境平静,即是幸福。也就是说,要有平常心的本质在于树立信心、改变心态。一个人必须学会以不同的思维方式去生活,虽然改变需要付出努力,但总比你陷入痛苦之中这样的生活强得多。

  要有平常心,关键是如何创造快乐,止息愤怒和烦燥。挫折往往使人面对不幸,沉浸在自怜和自我怨罚的状态中。怒火中烧,烦躁不安,情绪激动,牢骚满腹,易受刺激,易被激怒,无所事事,度日如年,食不下咽,刺身扎心,是何等难受。然而,仔细思考一下,是谁决定你是否快乐!答案是——你自己。因为生活产生的挫折,已经冲淡了自己的快乐。如果再从自己的头脑中提取不快乐,并把它加在其它一切难以自我驾驭或者根本是无法驾驭的困难上,其结果是多么悲哀和继续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般的愚蠢!处在这种环境之下,不应把思维的重点放在如何为自己再制造不快乐上,应把注意力放在如何结束这种生产不幸的环境上。有一位哲人说到:“快乐之道,保持心中没有仇恨,思想中没有挂虑。生活简单,不要期望太多,反要付出许多。让爱充满你的生活,播洒阳光。忘掉自己、考虑他人。要别人怎样待自己,就怎样待别人。如此尝试一周,你一定会有令人惊讶的收获”。在这种环境下,更应坚持自己的信仰,将信仰的观念运用于思想中,就可产生更多的力量,一种奔流不息的能量,使世界生机盎然,大地冬去春来,使自身创造性的快乐得到恢复与拓展。

  要有平常心,突破口是用新思想改造你。挫折最令人沮丧的一种感觉,就是受冷落。一个被孤立的人,一个腼腆的人,处在这么一个人情世故冷暖变化无常的初会中,痛苦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思想这东西,有一种很强烈的倾向性,如果老是想着困难、挫折、失落,你是无法从阴影中走出来的。就好像唱机上的唱针卡在一张坏掉的唱片的沟槽里,这时放出来的曲子一道一道的是一些相同的断句。你必须把唱针从沟槽里拿出来,才能奏响出和谐美妙曲调。正如古人所说:“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何不满怀信心去面对现实,去展望未来?

  遭遇挫折不该,回归平常心自然。坎坷一年,忙里偷闲;极为平凡,其乐无常。静中深思,治学修身;惜时康体,怡神浩然。放开眼界、世局洞明、养天地正气;立定脚跟、人情练达,法古今圣贤。忘记背后,努力向前。这就是我现在的心。

  2005年1月18日于市委党校

来源:嘉禾网

作者:雷知先

编辑:邓和明

阅读下一篇

返回嘉禾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