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日子,笔者在参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针对嘉禾相继发生的“高考舞弊事件”、“商贸城拆迁事件”和“血铅问题”,造成了嘉禾县知名度高过美誉度的客观现实,就如何提升嘉禾美誉度,增强嘉禾人民自信心、自豪感,给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营造好良好环境进行了全方位地调研。
众所周知,美誉度是某一组织或个人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评价一个组织或个人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而知名度是表示某一个人或组织被公众所了解和知晓的程度。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一个组织要有良好的形象,就必须把知名度和美誉度有机结合起来,让知名度和美誉度协同成长。
嘉禾,是开国上将——肖克将军的故乡,是享誉国内外的“民歌之乡”,是世界非物质遗产——湘昆的发祥地,拥有着一张张闪亮的名片。特别是近几年嘉禾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群策群力建设湖南城乡一体化示范县的良好发展态势。这些可圈可点的人文元素就为嘉禾提升美誉度提供了坚实基础。
一、强筋壮骨练内功,树立政府新形象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要改变嘉禾知名度高过于美誉度的不良局面,笔者认为必须正视现实,勇于面对,敢于担当,着力从党政部门入手,苦练内功,强筋壮骨,实现知名度向美誉度的良性转变。
1、提高政府效能,重塑形象。切实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我们按照建设“四型政府”的28条新规,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制和服务承诺制,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快推进审批项目网上申报和在线审批,提高行政办事效能。要求全县新任的乡镇和科局“一把手”必须向全县人民公开承诺,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极力推进工作落实全覆盖,重塑嘉禾新形象。
2、丰富服务内涵,取信于民。在丰富党政部门的服务内涵上,我们做到站在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高低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标准,把关注的焦点对准群众的需要,各项工作、措施和改革,都着力在维护和发展群众的根本利益做文章,把群众的高满意度作为政府工作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在推进城乡供水、社会救助、医疗保障、教育教学、农村公交、清洁绿化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中,我们把服务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取信于民。
3、构筑诚信社会,正言立行。在建设“诚信立县”过程中我们通过评选诚信公民、评定单位和企业等办法,不断增强广大公民的信用意识,自觉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真正树立言必信、行必果,有诺必践、违诺必究的综合形象。在全县各乡镇各单位全面推行法律顾问服务制,极力推进依法行政,确保各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在全县构筑打造诚信社会的大格局。
二、崇文厚德修品行,打造公民高素养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看一个地方和一个城市有无生机与活力,关键要看这个地方的人文文化如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专门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国,提高中国“软实力”。而嘉禾,要想提升美誉度,就必须向文化借力、借牌,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以先进的文化教育人、塑造人、引导人,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
一是文化教化,提升内涵力。嘉禾是“神农教耕”之地,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嘉禾是培养文学人才的一方沃土,肖克将军的《浴血罗霄》和古华的《芙蓉镇》久负盛名。嘉禾民歌、嘉禾花灯和狮舞等地方文化独具特色,享誉四方。近年来,我们通过弘扬民间传统文化,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运用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文化长廊等形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引导公民移风易俗,培育时代新风尚,提升了内涵力。
二是崇文崇德,提振精气神。嘉禾人从古到今都注重崇文厚德,我们则通过“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等活动,把“文化兴县”作为全县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落脚点,并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发文,把嘉禾民歌作为中小学校的音乐教材,把“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读物作为中小学校的必修课,让群众从小抓起,从家庭做起,促进了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提振了全县人民的精气神。
三是开明开放,提高自豪感。嘉禾人民的民主意识较高,我们则通过“晒党务、晒政务”等办法,在全县开展“阳光行动”,叫响了“激情干事,大气做人,和谐发展”的口号,培育广大群众的宽广胸怀和开放心态,并对不同语言、不同习俗、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到嘉禾投资创业、居家生活,做到相互包容、彼此尊重、和谐相处,共同享受社会发展成果,使整个嘉禾充满爱心,增强嘉禾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提高嘉禾人民的自豪感。
三、注重发展出亮点,彰显嘉禾美誉度
当今社会,是个电子信息化社会,呈现出了“酒香也怕巷子深”被动局面。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好现代宣传媒体的推介功能,借力“造势”,充分拓展好网络、手机报、报纸、电视、广播等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嘉禾的大事、美事、好事,从而达到彰显嘉禾美誉度之目的。
第一、紧扣中心展“风姿”。近几年,嘉禾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关注民生民情、创建和谐和美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宣传部门则主动加强与上级媒体的沟通,精心组织、积极配合做好重大主题、重大典型和重大活动的宣传工作,借助强势媒体为嘉禾的发展鼓与呼。2011年,我们通过与新华社、省红网等媒体合作,就尝到了甜头,展示了风采,让世人进一步了解嘉禾的经济社会发展可喜成就。
第二、挖掘特色勇“亮剑”。嘉禾近年来荣获了“全国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湖南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县”等殊荣,是“神农教耕”之地、“江南铸都”、“民歌之乡”、“肖克将军故乡”等,这些都是嘉禾的“金字招牌”。为此,我们通过挖潜掘能,包装提质,“借牌上市”的办法,抢抓一切有利时机,勇于“亮剑”,努力宣传和放大好嘉禾的特色、亮点工作,并逐步把它形成“品牌优势”。
第三、健全网络唱“大风”。为彰显嘉禾美誉度,我们把做大做强嘉禾新闻网、嘉禾手机报等新兴媒体作为突破口,在全县又兴建了20多个子网站,150多个农村产业信息网,构筑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大宣传”格局,使每天发生在嘉禾的大事、好事、喜事能够及时有效地宣传出去,鼓舞人心,提振士气。同时,我们还把视角、镜头更多地对准群众、留给基层,切实反映广大干部群众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激情干事、奋发图强,创新创业,为建设湖南城乡一体化示范县而顽强拼搏,不懈努力的精神风貌。
(作者系嘉禾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巫初华)
来源:嘉禾网
作者:巫初华
编辑:邓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