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乡愁是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所写的《乡愁》中的一段。他流露了诗人长期在外的思乡情愫和淡淡哀愁。这也许是绝大多数台湾同胞的共同心声吧!“两岸为什么不合并?”这是从一个稚嫩的小孩口中说出来的话。回答这个问题,可要追溯到甲午战争时期。
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战争。这一年为农历甲午年,史称“甲午战争”。1895年,日军攻陷辽东半岛和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二战后,台湾归国民政府管理。由于历史原因,再加上美国的干涉及一些台独势力从中作梗,致使台湾到现在也没有回归祖国的怀抱。我虽然生长在南方,但还是感到台湾很遥远,这个不是距离上的远,而是心灵上的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个孩子离家在外思念母亲,而母亲也在家苦苦等待孩子的归来。同一轮月光,同一样的心愿。两岸本是同根生,心相连,情相系,何不让大家一起来创造台湾与大陆和睦相处的机会呢?我一直坚信着台湾同胞与我们的梦想是一样的,同有着一个让祖国统一的梦。然而,我们怎样才能让两岸统一的梦想得以实现呢?我觉得除了有“两岸同心”的思想基础之外,还要我们有同一的行动。两岸的青少年可以开展一些文化交流活动和旅游观光活动;两岸还可以直接进行通信、通航、通商;两岸还要共同抵御外敌入侵,携手维护钓鱼岛的主权;还要让大陆与台湾的人们多接触;可以向台湾卖一些石油、煤炭、特产,也可以让台湾的小朋友看大陆的动画片,玩大陆的玩具,听大陆的演唱会。。。
近期,我无意中在网上看到爸爸的一个在台湾的学生写的留言:“一样的年轻人,我们有着一样的语言,我们有着一样的激情,我们有着一样的理想,那就是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是对祖国日益强大的祝福,是对祖国给予自己幸福生活的感恩。”读完这句话,我顿时感到——台湾已不再遥远。
嘉禾五中初77班 罗殊睿 (指导老师廖华英)
联系电话18711556988
来源:嘉禾网
作者:罗殊睿
编辑:邓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