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燕
李勇雄在尚未改非之前一直是我的分管领导,但与他一起共事却有十二年之久,于他,我是再熟悉不过了。他于我,就像是一位良师益友,他的工作态度、为人处事深深地影响着我。他对待工作认真细致、亲力亲为,对待下属平易近人、循循善诱,对党的信念坚贞不渝,对党的工作一丝不苟,他的言行有如一面明镜,让我明辨是非;他的精神就似一座启明灯,指引着我前进。
经年劳累微驼的背,脸上成天挂着和蔼的笑容,人影没见,他粗大的嗓门却早已远远地传进耳畔,李勇雄生前住在单位大院内,他生性豁达开朗,乐于助人,做事雷厉风行,丝毫不含糊,大家都遗憾地说“李书记走了以后,院子里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么热闹了!”
“不知道的就问问李书记”
大家之所以称呼李勇雄为“李书记”,源于他曾担任过我单位的纪检书记。
李书记是我台的“元老”,在他漫长的三十五年工作生涯中有三十三年是奉献给了我县的广播电视事业,几乎占据了人生的一大半时间,因此他对嘉禾广电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在这个倾注了毕生心血的地方,李书记怀着对广电事业的热爱之情,凭着一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劲,不管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岗位,还是内务缠身的后勤岗位,抑或是正义执法的稽查岗位,他都能做得风生水起,成为行家里手,并从一名小小的技术工人成长为单位的主要领导。
2009年至2011年,李书记分管单位后勤工作。后勤工作纷繁复杂,头绪多而乱,我与办公室的同事在工作上碰到需要查证的事,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问问李书记”。因为他在我们的心目中就是一本“嘉禾活广电志”,甚至比“志”还记得详尽细致!李书记对单位里大大小小的事知根知底、深谙熟稔,大到嘉禾广电的沿革,小到单位厕所的化粪池、灯泡,他都能如数家珍,每次我们一问他都能给上一个准确的答案。扪心自问,如果心中无不时刻装着广电事业的人哪能做到这一点!办公室的同事现在还不免唏嘘感叹:“李书记走了以后,我们以后有什么问题都没处问了!”
“抓工作就是要严谨细致”
2010年,我担任办公室负责人以后,与李书记的接触更为频繁。无论是工作上的难题或是私人的困惑我都喜欢找这位亦领导亦朋友的前辈倾诉,每次他都会耐心地倾听,然后告诉你解决的办法,他的循循善诱、谆谆教诲让人如沐春风,能立时让我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他常常对我说“抓办公室工作就是要严谨细致”,细节决定成败。一次,办公室接到一个接待任务,为了迎接第二天市台领导来我单位检查指导工作,我们秉着既简单又不乏气氛的原则,没有悬挂横幅而是安排专人写了几句欢迎词,由于还有其它的接待准备,我一时忘了嘱咐同事第二天一早要张贴于大门口。适逢其时,晚上李书记打来电话询问我接待准备情况,并特意问起了张贴欢迎词一事,方才让我记起这桩事情,避免了差错的出现。虽然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就是这样一个小细节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李书记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对细节的注重。办公室的工作涉及到单位的方方面面,细节琐事,无论办文、办会,还是办事,都大有学问,往往许多事情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一个小小的环节,不注意则全盘皆输。在李书记的言传身教下,我逐渐养成了对待工作严谨细致、接待来人来访热情耐心的好习惯,在办公室工作十年,一直没有出过什么纰漏。
“一切以大局为重”
曾有一段时间,我萌生过换换岗位的想法,因为办公室不仅事务繁杂,且福利待遇与在绩效岗位的同志相差一大截。我就此找李书记说起这件事,李书记没有严词厉色地责怪我,反而和颜悦色地帮我分析当下单位缺少文秘人员的实际现状,并让我一切以大局为重,对个人的得失看淡一点。一席话下来,让我明白了自己工作岗位的重要性,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所在,便再无二话,心无旁骛地继续做好默默无闻的文秘工作,一做便是十年。多年来,我谨记李书记的教诲,即使工作再繁琐,任务再艰巨,也从未推卸过。虽然失去了许多休息日,但却换来了领导的肯定,同事的赞许。在此期间,我凭着优异的工作表现不仅被评为“全县先进文秘工作者”,一次荣立三等功,年度考核六次评为优秀,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去年被评为“县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5月30日,在李书记离开我们的第四十天,县委作出决定,追授李勇雄同志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优秀共产党员”,并号召全县党员干部向他学习。随后的日子里,《光明日报》、《湖南日报》等各大媒体纷至沓来,对李书记的生平事迹进行了集束式地宣传报道,一时间他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李书记,我为您感到欣慰,您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我为您感到自豪,县里组成了报告团会把您的优秀事迹到处宣讲;同时,我还为您感到骄傲,曾经的“活动广电志”现在嘉禾广电志却因您而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相信,多年以后,您的精神还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来源:嘉禾网
作者:李燕
编辑:邓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