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城乡统筹治水兴水的“嘉禾模式”

来源:嘉禾网 作者:李奋鸣 编辑:邓和明 2015-11-25 17:48:53
—分享—

◆李奋鸣

  近年来,嘉禾县围绕建设山水田园新嘉禾,因水制宜,做好城乡供水、护水、治水、活水一体化四篇水文章,全力绘就别样魅力的嘉禾水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画卷,奋力打造城乡统筹治水兴水的“嘉禾模式”。

  一、坚持全民共享,做好城乡供水一体化水文章

  一是高起点规划,让水“串”起来。聘请水利专家,完成嘉禾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规划》,整体工程以盘江水库、泮头水库为中心水源,以金山水库、江里水库、高峰水库、邹山水库和岛石泉(水)为重点水源,以千家洞水库、双口洞水库、高寨水库为备用水源,形成了“253” (一个中心、五个重点、三个备用的)供水格局,实现城乡供水规划全覆盖。二是高速度推进,让水“跑”起来。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解决、注重效益、建管并重”的原则,分四期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2010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49亿元,完成“一个中心、五个重点水厂”水源工程,完成188多公里长的供水主管网工程建设,实现日供水5.63万吨,全县40万城乡居民用上了自来水,实现了全县100%的乡镇通自来水,95%的行政村通自来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农村居民安全饮水比率达90.1%,提前5年实现全面小康安全饮水目标。三是高效率运营,让水“用”起来。按照“建管分离”原则,明确由水务局负责工程建设,城乡供水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县财政对各村入户管网建设实行“以奖代投、定额补贴”的方式,鼓励支持自来水进村入户。推行“公司+用户”“公司+用水户协会+用户”两种管理模式,“抄表到户”“总表计量”“智能IC卡到户”等三种营销方式。对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等困难群体给予3吨/月的减免、10元/月的补贴,实现了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

  二、坚持环境优化,做好城乡护水一体化水文章

  一是有力推进水系绿化,让水“养”起来。以“三年城乡绿化攻坚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水系绿化、建设库区生态和水源涵养林造林工程,完成舂陵河和黄狮江等全县主要河流两侧可视山头绿化,完成黄狮江、石燕河、陶家河等河流水系绿化55.7公里,完成水渠绿化15.6公里,完成盘江水库、泮头水库、千家洞水库等水源涵养林造林9000余亩;投入1.1亿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治理面积14.1平方公里,极大改善了全县水生态环境。二是有序推进水源保护,让水“清”起来。设立饮用水源保护区,采取湿地保护模式,增加涵养林覆盖率,切断一切可能存在的污染源。加强中心供水区和重点供水区饮用水源的日常管护,组织力量定期对饮用水源区进行全天候保洁,安排水政和饮用水源保护组人员在饮用水源区域加强巡逻巡查。设立县级饮用水源监测站,全天候对饮用水源水质进行在线监测。在各供水站安装GPRS远程无线监控系统和视频防盗监控系统,对供水站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全县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三是有效推进污水治理,让水“净”起来。投入5400余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改造污水管网45公里,县城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编制《陶家河流域重金属污染调查、风险评估和控制修复方案》,重点推进陶家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并在该流域优先实施一体化供水进村入户工程,保障群众切身利益。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处理模式,投资5000余万元建立垃圾集中处理系统,80%以上的村配齐环卫设施和保洁队伍,实现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一体化,有效防止了生活垃圾对水体的污染。

  三、坚持建设强水,做好城乡治水一体化水文章

  一是大力推进水库除险加固,让水“蓄”起来。对全县97座上型号水库逐一鉴定评估,建立病险水库台账。按照“有险必除,除险必尽”的原则,累计投入11943余万元,对盘江、泮头、金山、高甫等40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主动推进河道清淤护岸,让水“流”起来。启动城市防洪工程,投入5600余万元实施舂陵河、百泉溪治理改造,实现了“堤固、水畅、岸稳、安全”的城市防洪治理目标。围绕“民生、生态、社会”效益做文章,投入3000余万元对黄狮江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共清淤疏竣12.5公里、新修堤防4.26公里、护坡5.46万平方米。加强水政执法,强化河道管理,确保了河道畅通,提升了全县防洪防涝能力。三是全面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让水“通”起来。投入9000余万元,实施小河坝、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共新建改造渠道500余公里、清淤渠道2000余公里,打通了农田灌溉的“毛细血管”。组织开展“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千里渠道塘坝大整修”活动,累计完成山塘清淤扩容1775口、渠道清淤防渗629公里。

  四、坚持发展兴水,做好城乡活水一体化水文章

  一是科学推进水体开发,让水“乐”起来。坚持把水体开发同步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确定“一中心、两脉带、十圆点”水体(水生态)建设总思路,重点推进水体景观建设。“一中心”,即以县城为中心(县城新城区为中心),重点开发城区舂陵河风光带和五个水体;“两脉带”,即加快推进以舂陵河、黄狮江为纽带的生态防洪、景观、交通、农业产业建设(生态农业于一体的建设);“十圆点”,即综合开发乡镇10座水库,使之成为集水上娱乐、餐饮休闲于一体的水上乐园。二是稳步推进温泉建设,让水“热”起来。贯彻落实市委“中国温泉之城”战略部署,编制《嘉禾县温泉产业布局规划》《珠泉温泉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推进以舂陵河沿江风光带、温泉休闲体验区、生态运动公园区、养生养老示范区、原生态村落区和水上运动体验区为主要内容的“温泉小镇”建设,争取把温泉小镇打造成华南一流的温泉度假目的地。目前,温泉疗养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华天温泉度假酒店、温泉游泳馆、温泉样板村等项目正有序推进。三是扎实推进景观打造,让水“靓”起来。在县城,重点推进新城区栗山冲水库、野鹿塘水库、乔麦塘水库、杨梅新塘、水凹塘水体景观建设,投资3000万元、占地200亩的嘉滨湖公园投入使用,配备激光音乐喷泉、湖岛观景亭、银色沙滩年等设施,年吸引游客12万人次,成为群众休闲的好去处。在乡镇,重点推进江里水库为核心的普满农业观光园建设,该项目包含水体生态涵养等四大功能板块,形成了以山水怡情、生态餐饮、农事体验、观鹭赏花为新内涵的乡村山水旅游,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同时,鼓励各地依山傍水建设多种形态的休闲庄园,创建了神农家园、秀才农庄等一批省级五星级农庄。

  (作者系嘉禾水务局局长 李奋鸣)

来源:嘉禾网

作者:李奋鸣

编辑:邓和明

阅读下一篇

返回嘉禾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