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和明
时值盛夏,一到晚上,各式各样的冷饮店常常爆满,三三两两的朋友聚在一起,一杯冰果汁或者一杯冷饮,再有甚者叫上几杯冰冻啤酒,点上几碟小吃,品着美味、谈谈人生和理想,好不惬意。
冷饮店的冰柜里品种繁多,有雪糕、甜筒、冰淇淋···在众多的冷品中,我唯独对“冰棒”情有独钟,是“冰棒”,让我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塘村镇地处嘉禾县南面,距县城14.5公里,与临武县、永州市蓝山县交界,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塘村镇的商贸交易打开了方便之门。塘村,也是陪伴我成长的地方。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塘村就被人比喻为嘉禾的“小上海”和有着“江南第一圩”的称号,说在塘村没有买不到的东西,没有卖不掉的物品。
木材、耕牛、五金、农机、布匹、糖果、鸡鸭鱼肉,应有尽有。走进塘村市场,就像走进购物天堂。临近两市三县约6万人会在每月的2、5、8赶圩日来这里赶集购物,布匹、服装市场、家具电器市场、木材竹器市场、耕牛市场、铁器市场等日交易额达成百上千万元。
独特的地理位置,繁华的交易市场,让塘村人从小就有了经商理念。
“卖冰棒,5分钱一个。”每到夏季的2、5、8赶圩日,在塘村镇市场每个角落、每条大街小巷,都会听到这种稚嫩的叫卖声,叫卖者的年龄都是在9到15岁之间,他们就是塘村最小的经商者。
看到那么多和我同龄的小朋友都开始挣钱了,我的心里也是痒痒的,于是在放暑假的时候,我鼓起勇气对我妈妈说:妈,我也想去卖“冰棒”。
“卖冰棒很辛苦的,天气这么热,你会受不了的。”妈妈心疼我这个家里最小的儿子,没有答应。
“别的小朋友能做到,我也可以的,妈妈,你就让我去吧。”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妈妈最终答应了我。
妈妈那个时候正好就在我家前面的 “塘村冰室”做事,这也是塘村最早的冰室。
第二天,我妈妈带着我,找到了老板,从老板那里租了一个“冰箱”,那个冰箱可不是现在的冰箱哦,那只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泡沫箱子或者木箱子,为了不让“冰棒”那么快融化,在箱子里面还有一些诸如棉衣之类的东西,要把“冰棒”全部包裹住。
妈妈帮我选好了各种“冰棒”,价钱从5分到2毛不等,并给了我一些零钱,给来好找钱。那个时候的“冰棒”做的没有那么复杂,只有白糖、绿豆和花生冰棒,白糖的最便宜,花生的最贵,2毛钱一个。
就这样,我带着我的装备开始了我的第一次经商之路。
平时看着那些小朋友叫卖的时候是那么的自然,可是真正到自己上场的时候,我的嗓子里却好像堵了些什么东西似的,声音怎么也发不出去。尤其是当我抱着箱子在马路上走的时候,我总感觉所有人都在看着我。
害羞的我只能是抱着箱子低着头,嘴里喊着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卖冰棒,5分钱一个。
就这样,一晃两个小时过去了,我的生意还没有开张,因天气炎热,箱子里的“冰棒”也已经快要化了。而别的小朋友已经卖完了一箱,又返回去进货了。
这个时候,我着急了,“冰棒”如果化了就卖不出去了,那么自己就得贴钱呢,一箱“冰棒”的进货价得好几块钱呢,在那个时候,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喂,小把戏,过来,买冰棒。”我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突然一句话把我叫醒了,我抬头一看,不远处有个叔叔正在向我招手。
生意来了!
正在这时,我发现离我不远的一个同样抱着箱子的小朋友也听见了喊声,准备过去了。
我什么都来不及想,抱着箱子就往那个方向冲,5米、4米、3米···就在我要到那个叔叔跟前的时候,就在我要做成人生第一笔生意的时候···
“嘭”···我踩到一个石头上,脚一滑,连人带箱子就一起扑倒在了地上,箱子甩出去好远,而且还掉了几个“冰棒”出去,我的膝盖也划破出血了。
等我爬起来,看到摔破的箱子和膝盖上的血,疼痛和委屈瞬间涌上心头,我“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
“小把戏,摔疼了吧,不哭了啊,来,我买你的冰棒。”好心的叔叔看我摔的那么惨,拒绝了另外一个小朋友,给了我两毛钱,买了一根最贵的花生冰棒,成全我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正是因为这个好心叔叔的鼓励,让我有了继续做下去的勇气和决心。
我忍着膝盖上的疼痛,并把剩余的“冰棒”实行降价处理,最终把一箱“冰棒”卖出去了。回头一算账,这一箱“冰棒”我还赚了2分钱,虽然钱不多,但是没亏就是好事。
我马上回到冰室,也不敢告诉妈妈我摔跤的事情,马上又进了一箱“冰棒”。
第二次出马,虽然还没有那么老练,但是最起码敢叫出声了,虽然时间有点长,但是好歹能在“冰棒”融化之前全部卖掉。
几天下来,通过摸索,我还找到了一个诀窍,那就是看哪里在交易,就往哪里跑,那些交易木材、牛、布匹之类的,往往要讲上很久才能交易成功,等双方谈成以后,都会口干舌燥,而且交易成功了心情也好,往往都会选最贵的“冰棒”。凭着这个诀窍,我每天可以卖3到4箱“冰棒”,销量远超我的那些“小前辈”。
除了卖“冰棒”能赚钱之外,还有一种“无本生意”也是很抢手的。
这个“无本生意”就是卖水,这个水可不是一瓶瓶的矿泉水哦,那个时候还没有呢。
我们卖的水是纯净的井水。就在我家后面,有一口地下井,常年不会干枯,是附近几条街上老百姓的主要饮用水源。
卖水很简单,挑着两个铁桶的水,带上一个水勺就好,像卖“冰棒”一样叫卖,只是叫法不同,这次叫的是“卖水咯,清凉的井水。”一勺水是2分钱。
如果在卖水和卖冰棒的同时遇到一个客户的时候,那就得看谁的说服力能打动顾客了。
对于这个我有我的说辞。当我卖“冰棒”的时候,我会把井水说得一文不值:井水有什么好喝的啊,不冷不热的,还没有味道,你还是买我的冰棒吧。
当我卖水的时候,我会把“冰棒”贬的一无是处:冰棒是甜的,你越吃越口渴,井水就不一样了,喝一口下去你就不口干了,而且还便宜,你还是买我的水喝吧。
现在想想我那个时候说的话,真汗!我觉得那个时候的我就是个“小奸商”。
就这样,凭借“冰棒”和井水这两大生意,我从小学4年级到初中的学费,在一个暑假期间就能挣到三分之二,这也为我那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减少了一部分压力。
时过境迁,现在我已人到中年,虽然期间我做过一些生意,但是“第一桶金”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它让我知道赚钱的不容易,教会了我过日子要懂得勤俭节约。
来源:嘉禾网
作者:邓和明
编辑:李媛媛
本文为嘉禾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jiahexinwen.com/content/2019/10/21/6142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