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7月9日讯(通讯员 李元春)“老师,‘六不两会’我知道,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7月7日上午,嘉禾县坦坪镇田心村的防溺水教育公开课上,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稚嫩的童声在教室里此起彼伏,这是该村第三届“爱心传承”暑期活动中的生动一幕。
为进一步加强防溺水宣传教育,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质量,近日,坦坪镇田心村联合湘潭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及本村大学生志愿者,精心打造的第三届“爱心传承”暑期活动正式开启,为全村58名中小学生营造了一个安全、充实且趣味十足的假期。
时间回溯到2019年夏天,田心村村支两委干部在入户开展防溺水宣传时,敏锐地发现村里的留守儿童普遍面临着几大难题:防溺水安全意识薄弱,暑期作业无人辅导,文娱活动和心理辅导严重缺乏。而彼时的田心村,有着闲置的教学楼、经验丰富的退休老师、朝气蓬勃的在校大学生,还设有村级教育基金。“能否将这些现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解决孩子们的难题呢?”这一想法在村干部们心中萌生。
为此,田心村以基层党组织为引领,充分发挥村级教育基金的作用和优势,由村支两委干部、退休村干部、退休教师为主体成立活动小组,开始了活动的构思与筹备。经过精心准备,2022 年,首届“爱心传承”暑期活动正式启动,暑期公益课堂顺利开课。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村里贴心地为孩子们购买了“巨型充气游泳池”,避免他们私自下池塘玩水;邀请大学生志愿者和退休教师,解决孩子们暑期作业辅导难题;还购置了大量运动器材,丰富孩子们的娱乐活动。
今年,为接好 “爱心传承” 的接力棒,田心村整装再出发。在县教育基金会、县团委、镇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联合湘潭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本期“爱心传承”暑期活动为期30天,服务学生58人,共开设2个班。在原来暑期作业辅导、“疏堵结合”防溺水教育的基础上,依托湘潭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的专业优势,增设了奇妙的物化实验、欢乐数独、手工制作、防校园欺凌公开课、红色电影赏析、趣味飞盘等系列课程。
在手工课堂上,孩子们创意迸发。“老师,你看这是我做的小书包。”李宇馨小朋友背着刚刚拼接好的小书包,开心地跟辅导老师分享,其他小朋友也纷纷亮出自己的得意之作,有帅气的小汽车、庄重的学士帽、灵动的足球......一件件作品充满童趣且创意十足。
田心村党支部书记李佳伟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模式,持续丰富暑期公益课堂,让爱心传承活动成为孩子们每年最期待的快乐时光,也让家长们更加安心放心。
来源:红网嘉禾分站
作者:李元春
编辑:邓和明
本文为嘉禾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jiahexinwen.com/content/646941/91/15112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