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跨省加工引纠纷 多元调解促双赢 | 嘉禾县成功调处一宗毛织产业跨省加工合同纠纷

来源:​红网嘉禾分站 作者:李旭东 李昭明 雷先华 编辑:刘芷希 2025-09-25 17:38:51
—分享—

红网嘉禾分站9月25日讯(通讯员:李旭东 李昭明 雷先华)近日,一场因服装加工费用引发的跨省纠纷,在湖南省嘉禾县多部门联动调解下成功化解。这起涉及广东东莞与湖南嘉禾两地企业的毛织加工合同纠纷,经过近三个月的专业调解,最终实现案结事了、合作延续,为当地毛织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2025年5月,东莞市某服饰公司将两款服 装共一万余件的缝盘加工业务外包给嘉禾县的雷女士。合作初期,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东莞公司通过微信提出按85元/打的价格结算,雷女士接收物料后开始加工。然而,加工过程中,雷女士认为原定价格偏低,要求提高价款,并坚持“现场交收、即时付款”的方式,双方因此产生分歧,矛盾一度激化。

2025年7月,嘉禾县有关部门接到调解申请后迅速响应,委派调解员介入。经调查,调解员梳理出争议焦点集中于加工价款确认、支付方式与信任重建三大问题。调解员认为,尽管双方未订立书面合同,但雷女士接收物料并开展加工的行为,依据《民法典》合同编规定,已构成事实合同关系。同时,东莞公司在沟通中存在疏忽,雷女士扣货虽事出有因,但也需依法履行交付义务。

为化解矛盾,嘉禾县委政法委、县人民法院、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司法局、县公安局、县工商联、县总工会、坦坪镇党委政府、县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县商事调解中心等多部门协同发力,形成调解合力。调解员多次往返嘉禾与东莞,采取“面对面+背靠背”相结合的方式,分阶段组织调解。

2025年7月3日,首次调解在嘉禾县综治中心进行。雷女士表示愿以市场合理价格交付货物,但强调需保障付款安全;东莞公司则坚持要求先送货后付款。由于双方信任基础薄弱,首次调解未达成一致。8月16日,调解员再次组织调解,雷女士虽未到场,但授权嘉禾县某服装公司代为对接。经多轮协商,双方就结算价格等关键问题达成口头一致。

2025年9月23日,纠纷迎来转机。在嘉禾县多方见证下,由嘉禾县某服装公司代为交付加工成品,东莞公司在嘉禾现场验收后当场支付款项。双方矛盾彻底化解,合作得以延续。

来源:​红网嘉禾分站

作者:李旭东 李昭明 雷先华

编辑:刘芷希

本文链接:https://www.jiahexinwen.com/content/646943/69/1531037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嘉禾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