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峰塔又名魁星塔、东塔,因坐落在嘉禾县城东面钟水河边的鳌鱼岭,且塔顶有一泥塑魁星神像而得名。民间奉魁星为科举考试中“魁甲”的保护神,认为“魁星点笔,独占鳌头”但凡被朱笔点中的人,都是金榜题名之人,旧时,有文人拜魁星神的习俗,大家慕名来到鳌峰塔祭拜,祈求保佑自己能得到功名。
鳌峰塔建于清光绪年间的1875年,在塔上可俯视麻地河滩头胜景,隐约可见嘉禾八景之一的“鳌鱼上滩”。塔身为六角型,七层,以青石垒砌而成。塔高19米,塔内直径4.2米。20世纪60年代,文革“破四旧”时期,鳌峰塔被拆除建朝庭凹水轮泵站,取石建机坑、机房墙和渠道,致使鳌峰塔与嘉禾县城的水文庙、普济寺等名胜古迹被毁。20世纪90年代,群众要求修复鳌峰塔的呼声很高。1990年,嘉禾县政协委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在政协嘉禾县第三届、第四届全会上提出了“关于修复鳌峰塔,兴建东塔公园“的提案。提案得到嘉禾县委、县政府的重视,1998年4月16日奠基,同年12月竣工。新塔承袭古塔风貌,但比旧塔更雄伟。塔身用水泥砖垒砌而成,七层六角形,每层6个面各置一拱窗。七层塔檐,覆盖金色琉璃瓦,檐角高挑,均挂铜铃一个。塔尖覆以金黄色琉璃宝顶。塔座至第七层檐高为33米,寓意为1977年嘉禾县的33万人口。塔基至塔顶尖端为38.5米,塔内径为11.3米,塔座内径为19.97米(寓意为1997年设计)。塔内各层有环形台阶,可逐级上至顶层。
鳌峰塔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流传着许多动人故事。相传,临武人曾文恪公朝节先生在嘉禾县塘村镇附近的石龙庵读书,在京城高中探花后衣锦还乡,乘船沿钟水河逆流而上。行至麻地村河段时,突遭狂风暴雨,船被风浪直往下游打去,眼见曾文恪一行有葬身鱼腹之险。所幸钟水河在鳌鱼头附近有处急转弯,河水在此回旋,形成一块滩地。曾文恪所乘之船被打至该滩搁浅,鳌鱼大嘴也恰好为其遮风挡雨。逢凶化吉的曾文恪认为是上苍的保佑,当即对天发誓,要在峰顶建塔,供塑菩萨金身,永保当地黎民消灾免祸。曾文恪回朝后上奏天子,天子奏准,拨款建塔。塔成,并亲笔题名为“鳌峰塔”。
鳌峰塔是嘉禾县唯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是嘉禾县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嘉禾县的历史见证,它见证了嘉禾县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也承载了嘉禾人民的历史记忆。
扫码收听
嘉禾人民广播电台,嘉禾人自己的广播电台!
在嘉禾就听FM101.6
制作:雷建军 康俊珍 雷蕾
来源:红网嘉禾分站
作者:雷建军 康俊珍 雷蕾
编辑:刘芷希
本文为嘉禾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jiahexinwen.com/content/646945/57/1462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