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嘉禾古城墙:消逝于岁月的砖石记忆与城防史诗

来源:​红网嘉禾分站 作者:雷建军 康俊珍 雷蕾 编辑:刘芷希 2025-09-01 15:12:43
—分享—


d8db15afc0ae791891344c6a1b55e9d0d384d4de1663060717361.jpg


很多人对嘉禾城墙的记忆,可能只停留在“南门口”“西门口”这样的老地名里。真正的城墙早已隐入尘烟,连地图上的“城墙路”,也寻不见当年城墙的痕迹。可您知道吗?这一段段消失的墙体,曾见证了多少嘉禾的沧桑变迁,每一块砖、每一寸石,都浸满了岁月的温度。

当年的嘉禾城墙,可不是一般的牢固。中下部全由规整条石垒成,石边打磨得光滑平整,砌在一起连指尖都插不进,仿佛给城墙打造了一副刚强的“石骨”。上部则采用本地窑烧的青砖,砖面平整如镜,敲起来声音清亮。听说那时候烧砖极讲究火候,工匠得日夜守着窑口,差一点火候都成不了材。正因如此,这些青砖哪怕历经百年风雨,也依旧坚硬如初。

城墙内侧还修有一条三尺宽的马道,碎石铺面,平整好走。守城的士兵和百姓可以通过它迅速调动,一旦有战事发生,转眼就能就位,堪称城墙的“血脉通道”。

这段城墙规模不小,全长四百三十丈,相当于现在的1430米。老辈人常说的“三里三”,指的就是它——早年挑夫赶墟,挑着满担的辣椒、红薯,绕墙走上一圈,正好能在三处树荫下歇三回脚。墙高一丈二,将近4米。顶部宽七尺五,约2.5米,而墙基更扎实,宽达一丈,足足3.3米,像老树的根盘深扎于土,把整座城墙稳稳“钉”在大地上。

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也各有其名、各有寓意:东门“寅曦”盼晨光照城;西门“文明”寄望文风昌盛;南门“右曦”朝向光明;北门“拱辰”象征安稳如山。城门上建城楼,青砖灰瓦,飞檐如翼,不仅是风景,更是军事要塞——楼可驻兵,窗可瞭望,孔可射箭,石可退敌,防御设计十分周全。

城门本身也非常厚重。双扇门板选用深山硬木,厚达14厘米,外钉3.3毫米铁皮,再用圆头铁钉铆合,钉帽像小月亮似地整齐排列。门腰还加装两道粗铁箍,哪怕用撞木强攻,也难动分毫。嘉禾城墙的修筑,要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讲起。那时嘉禾还未设县,地处湖南南陲,山多田少,百姓生活朴实,多以采矿、编竹为生。后来香花岭矿工刘新宇率众起义,虽未扰民,却惊动官府,意识到此地必须设县镇守。崇祯准奏,“嘉禾县”由此诞生,县治定于禾仓堡。

设县后首务就是筑城墙。当时选中的是李氏一族的田产。令人感动的是,李氏族人深明大义,主动迁家让田,只道“田可再垦,城护万家”,不要额外补偿,只望城墙早日建成。

清康熙八年(公元 1669年),知县汤学伊捐资建起东门城楼,可惜后来因维护不善,终在风雨中倒塌。直到乾隆二十七(公元 1762年)年,知县温伯魁奉命重建,从外地运石请匠,百姓出工出力,冬天手裂抹猪油也不停活,夏天汗流浃背仍坚持砌筑。短短半年,四百三十丈城墙全部完工。落成那天,锣鼓喧天,很多人激动落泪。

从此,城墙成了嘉禾的“守护神”。民国时期城楼受损,百姓凑钱修复;抗战时期士兵加固垛口、架设机枪,它陪伴嘉禾人度过艰难岁月。嘉庆十三年(公元 1808年),知县宋海涵把“乐利墟”迁到南门内,改名“丰和墟”,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南门墟”。从此城墙脚下商贩云集,热闹非凡。

几百年来,南门墟一直是嘉禾的商业中心。赶集时,百姓带来农产品、手工艺品,卖糖画的老师在墙根画出一个个孙悟空,孩子们围看不肯走,糖渍甚至蹭上城墙砖石。每逢元宵、中秋,戏台上舞龙唱戏,欢声笑语回荡城墙内外,它就像一位慈祥长者,默默守护着一方祥和。

动荡年代,城墙更是百姓的“保命符”,一次次挡住南岭土匪的进攻。自乾隆二十七年(公元 1762年)建成后的189年间,墙体从未塌陷。老辈人说:“摸着城墙砖,心里就不慌。”然而时代变迁,新的防御体系让城墙逐渐失去实用价值。1952年,拆墙工程启动。很多百姓舍不得,有老人抱着墙砖流泪,但为了建设需要,西、南、北三面城墙陆续拆除,原址改为环城公路。1964年,残余墙段也被拆尽,砖石运去修建钟水河拦河坝。古城墙从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但它并未从记忆中消失。东门旧址在老中医院附近,南门在丰和墟前路口,北门则在城东路和珠泉街交汇的老槐树下。仔细寻找,仍能在泥土中发现当年的条石碎砖,触摸到岁月的痕迹。

如今,嘉禾古城墙已不复存在,但它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却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中。近年国家越来越重视文物保护,四个城门旧址都立碑铭记,让后人能够凭吊历史、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扫码收听

8704b5427926b0a211a0c918d12b054f056f71561663060716981.png



嘉禾人民广播电台,嘉禾人自己的广播电台!

在嘉禾就听FM101.6

制作:雷建军 康俊珍 雷蕾

文稿来源:嘉禾风物


来源:​红网嘉禾分站

作者:雷建军 康俊珍 雷蕾

编辑:刘芷希

本文链接:https://www.jiahexinwen.com/content/646943/83/1524430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嘉禾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