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不怕班子丑,只怕班子合不到手 ——嘉禾俗语的俗气解读(之六)

来源:​红网嘉禾分站 作者:曾飞云 编辑:李婧宇 2025-11-06 08:32:43
—分享—

【编者按】

嘉禾,这片农耕沃土孕育了独特的文学传统。这里不仅是民歌之乡、俗语宝库,更与茅盾文学奖渊源深厚。

曾飞云深耕于此,从“一个鸡蛋吃不完”中品读人情厚度,在“君子言前不言后”里领悟处世智慧。他将散落田间的俗语淬炼成温润的文学珠玉。

本专栏旨在搭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桥梁,让农耕文明的智慧与当代精神世界碰撞。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语言,恰似清泉,滋养着我们浮躁时代的心灵。让我们聆听来自嘉禾的回响——在每个质朴的词语背后,都栖息着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那里有我们追寻已久的生活真谛。

嘉禾花灯戏,角色不多,剧情也大多不复杂,但演出效果却很能打动人,例如经典剧目《下洛阳》,时而逗得人捧腹大笑,时而把人感染得潸然泪下。要达到这个效果,演员们必须长期磨合,确保“合得到手“。例如小丑的“矮子步”与小旦的动作要相互协调。而小丑挑逗时,小旦要恰到好处地转身回应;摇旦做挥烟竿敲打邓动作时,小丑要及时地躲闪,精准卡点,否则,一旦合不到手,成了各人自说自话的独角戏,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当然,乐器组也要与剧情和角色动作密切配合,何时起声,何时收音,何时锣钹敲奏,何时唢呐鼓吹,也要合到手,做到无缝衔接。

嘉禾俗语“不怕班子丑,只怕班子合不到手”,正是总结了戏台演出中的道理,资质平平的戏班子若能各守其位、紧密配合,也能呈现精彩演出;反之,若缺乏磨合、节奏错乱,即便成员很优秀,也难成功演出。

基于此,嘉禾民间判断一个人是否“顶用”,往往以能否“合到手”为标准:泥水师傅看徒弟,关键看是否能在递砖、递灰桶时“踩准节奏”,师傅伸手即有、无需多言;厨师评配菜师傅,核心看是否能秒懂需求,精准搭配,随时满足烹饪需要。

同样的道理,在近代体育赛事中亦有印证。美国篮球实力冠绝全球,常规赛事中,即便非顶尖球员组成的队伍,也因长期磨合而配合默契,让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然而,在某届国际赛事中,美国组建的汇聚全联盟最顶尖球星的“梦之队”,却意外败给实力远逊于己的对手。究其根本,正是“合不到手”:球星们自恃能力出众,赛前缺乏针对性磨合,赛中只顾个人秀技,不愿传球配合,原本的“群星闪耀”变成“各自为战”,最终让团队实力大打折扣。

要实现“合到手”,关键要认清自身优劣势,学会协作,与他人优势互补。就像篮球比赛中,有人擅长突破,有人擅长投篮,有人擅长防守,唯有彼此配合才能攻防兼备。当然,有时我们还需有“牺牲精神”,甘做人梯,正如优秀的二传手,甘愿放弃进球的风光,专注于为队友创造得分机会,若人人都想当“主角”,团队便会沦为一盘散沙。

来源:​红网嘉禾分站

作者:曾飞云

编辑:李婧宇

本文链接:https://www.jiahexinwen.com/content/646955/98/1541000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嘉禾网首页